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
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
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
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
虽遇其人,未暇礼焉。
”则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
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
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
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
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
虽遇其人,未暇礼焉。
”则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
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与于襄阳书》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yǔ yú xiāng yáng shū
与于襄阳书
译文注释
《与于襄阳书》的诗词大意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显世的,没有人不会先通达之士、负天下人失望的是他以前了。
士的能留下美好光,照耀后代的,也没有谁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人失望的,为的后面了。
无人为的前,虽然很美却不明显;不要为他后来,虽然多但不传。
这两种人,还没有开始互相不需要了。
然而千百年才一次相遇呢。
怎么上的人没有可以攀援的人,下面的人不能推吧?为什么互相需要的殷勤而相遇的疏远了?其原因在下的人背着他能不肯谄媚他的上,上的人背着他的职位不肯回头的下。
所以高材多悲伤的困境,高位没有显赫的光。
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还没有干的,不可指上没有合适的人;不曾想的,不可对下没有合适的人。
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从来不敢在别人知道。
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独立而独行,道正而事实,卷舒不随流俗,周文王、周武王只有他们使用,难道我所说的那种人吗?还是没有听到后进之士,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难道寻求而没得到吗?将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即使遇到他的人,没有时间对吗?为什么应该听到而很久没有听到了?我虽然没有才能,他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将寻求而没能得到吗??古人有句话:“请从我郭隗开始。
”我现在只早晚柴米、仆人租借的费用着急,不过费用阁下一时的享受就足够了。
如说:“我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
虽然遇到他的人,没有时间接待。
”就不是我敢知道的。
世的狭窄限制的,已不足以对他;磊落奇伟的人,又听不懂了。
就真的是我的命运啊!谨献给过去所作的文章十八篇,如果给我看看,也可以知道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