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登鹳雀楼原文和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的网友点评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登鹳雀楼》刚刚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此诗朗朗上口,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那个年代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时期,女皇帝武则天,读到此诗以后,也是喜不自禁,于是就问亲信大臣李峤:是哪位才子写下了这首绝句,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女皇帝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并赐封了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器重,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又演绎出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伶人中打赌赛诗,最后王之涣拔了头筹。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在元代还被编成了杂剧上演。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ǐn,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注释

《登鹳雀楼》的诗词大意

午后的太阳沿着山脊慢慢的消失不见,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