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

舍:放弃。从:顺从。原指放弃个人的意见,尊重公论。《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后指舍弃自己的利益或主张,顺从别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镜花缘》一五回:“贤契不替令郎纳采,今反舍己从人,教老夫心中如何能安!”亦作“舍己就人”。《艺文类聚》卷二三引三国吴.姚信《诫子》:“舍伪从实,遗己察人,可以通矣;舍己就人,去否适泰,可以弘矣。”


连动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公论。语出《尚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用于情状变化。→少数服从多数↔固执己见。 也作“舍己就人”。


猜你喜欢

  • 答己

    ?—1322元朝王妃。又译答吉。弘吉剌氏。浑都帖木儿女。至元中,被世祖孙答刺麻八刺纳为妃,生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名儒李孟辅教2子,多所受益。成宗大德九年(1305)与幼子同被卜鲁罕皇后贬居怀州。十一年,成宗卒,奔丧归京,与右丞相哈刺哈孙共辅长子海山称帝,被尊为皇太后,居兴圣宫。继佐仁宗。延祐七年(1320),仁宗卒,拥立孙硕德八刺(英宗)即位,被尊为太皇太后。以英宗不从己制,悔立英宗,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能够抵抗外界的侵蚀和影响。为了说明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作者举例说,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 钟嗣成《录鬼簿序》

    钟嗣成原文: ①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①桎梏之厄哉?囗,人之生斯世也,囗知以已死者为鬼,囗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已

  • 丰县

    秦后期置,西汉属沛郡。治所即今江苏丰县。汉高祖刘邦为丰县人。《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沛指沛郡,丰邑即丰县。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樊哙等见高祖时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亦载:陆贾也说“皇帝起丰沛,讨

  • 杜杲

    ①(?—582)北朝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晖。好经史。北魏永熙三年(534),为奉朝请,累迁辅国将军、汉阳郡守。北周保定二年(562),以放归陈文帝弟陈顼为条件,向陈索得黔中数州及鲁山郡。以奉使称旨,进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天和四年(569),再次使陈,建立合纵抗北

  • 天夺之魄

    《左传.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魄:魂魄。“天夺之魄”,意谓上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了。 《隋书.杨玄感等传论》:“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 主谓 天夺去他的魂魄。指将不久

  • 汉光武帝封孔子后孔志为褒成侯。

    (《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下)

  • 歙港

    即新安江。指今钱塘江干流自安徽歙县浦口至浙江建德市梅城镇一段江道。宋 《景定严州续志》卷2建德县: 新安江“一名歙江,一名歙港”。 即“新安江(1)”。

  • 马奶节

    蒙古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其起源已不可考,是与※那达慕大会之类的节日同样自然形成的节日。蒙古草原,盛产马匹,马奶及其制品酸马奶、马奶酒(马湩)为蒙古族的重要饮料。《黑鞑事略》载:“其军粮,羊与泲马”(即挤取马乳)”。元代,蒙古宫廷举行“诈马宴”,必饮马湩,故亦称马奶子宴。民间则在每年八月末,马奶丰产的后期,以马奶命名,举行盛大聚会,祝愿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是日清晨,牧民穿上

  • 卧内藏兵符

    借指朝廷按兵不动。唐柳宗元《古东门行》: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羌胡穀下一朝起, 敌国舟中非所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攻赵都邯郸,“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