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石镇

黄石镇

(1)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南部、青山北麓。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14.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石,人口1.1万。古时青山名谷城山,取汉张良于山东省谷城山下拜谒黄石公故事命名。清代有居民千余家,多读书登第,虽非商贾所聚,而市井之盛为邑之最。1955年设黄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蔗、荔枝、龙眼、柑橘。养殖对虾、淡水鳗。有鞋、米粉、石材、农具等厂。五秀、涵沧公路于此交会。古迹有红泉书院、北辰宫、谷城宫。(2)在江西省宁都县南部。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石圩,人口6000。宋末郭姓建村,以处黄石岩北侧,地势低洼似缸,得名黄石缸,后设圩场称今名。1953年属黄石、大洲塘等乡。1958年设黄石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设镇。主产稻,特产三黄鸡。有农机、陶器、琉璃瓦、珠绣等厂和萤石矿及水电站。县造船厂设境内。公路东南接319国道。境内白鹿营系宁都古县阳都县治所。纪念地有长胜县苏维埃政府旧址。(3)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北部、黄石水库东南侧。面积170.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石,人口 2130。 相传黄石公曾游此,故名。1952年属桃源县八区。1956年为黄石乡,1984年置镇。1995年芭茅洲乡并入。主产稻、棉花。富藏大理石。有炸药、水泥电杆、砖瓦、鞭炮等厂。有黄石水库电站。公路通漳江镇及常德市区。古迹有明初黄石磬。(4)在广东省龙川县西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石圩,人口770。相传清咸丰前,镇内进解村河口有一横出巨石,故称横石,后书作黄石。1950年属县第四区,1958年属黎嘴公社。1962年析置黄石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镇。主产稻、甘薯,盛产柴炭、竹木、油茶。有农机修理、粮食加工等厂,建筑业较盛。有公路东接和洋公路。东江通航。(5)在重庆市云阳县西部。面积51.3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石板,人口1170。三峡库区淹没1.5平方千米,迁移2094人。新镇向东北迁移,定名黄石保镇。规划0.09平方千米,近期人口1980。早年为集,集镇中心有一块大黄石板,取名黄石板街。后称黄石场。1992年置镇。产稻、小麦、薯类及花生、柑橘、茶叶、蚕茧。有采煤、砖瓦、水电等厂。有公路至高阳镇。


猜你喜欢

  • 为真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公元前二〇三年,汉全部征服了齐地。韩信派使臣送书信给刘邦,要求封他为假齐王,以镇抚控制齐、楚不安定的局势。当此之时,刘邦正被楚围困于荥阳

  • 沧港市

    即今湖南汉寿县西沧港镇。《清一统志·常德府二》:沧港市“在龙阳县西十五里”。

  • 於陵

    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四十里临池镇东北。《孟子滕文公下》: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元和志》 卷10齐州亭山县 “长白山”下引 《齐记》 曰: “於陵城西三

  • 万寿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万寿寺桥东北。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清代多次重修。原为皇家庙宇,清末以后成为民间庙会场所。1989年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

  • 舞雩场

    即今四川犍为县北舞云乡。清嘉庆 《犍为县志》 卷2: 舞雩场在 “县东三十里,通井研”。光绪三十一年 (1904),红灯教陈廷璧等起义于此,打毁教堂,围攻犍为县城。

  • 老藏丹贝

    1632—1684清初蒙古族书法家。初入卫籍,姓赵,居京师。及长,至崇国寺出家理佛,以西藏高僧兰占巴为师,至五台山学经。曾历游西藏及内外蒙古,后返崇国寺。顺治十六年(1659),清帝诏众僧推选五台山住持,为众所尊,被推举,次年赴五台山。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帝西巡,至五台山,曾导帝登菩萨顶,以其处建筑和风景甚佳,优异于他处,获奖赉。耽于经文,尤喜书法,精通蒙、藏、汉数种民族文字,所书颇受时人

  • 丘灵鞠

    【介绍】: 南朝齐吴兴乌程人。少好学能文,举秀才。宋初为乌程令,累迁正员郎,兼中书郎。入齐,转中书郎,使参掌诏策,掌知国史。齐武帝即位,领东观祭酒。后为骁骑将军。灵鞠不乐武位,宋时文名甚盛,入齐颇减,心甚怏怏,归罪于东晋初顾荣引北人南渡。迁长沙王车骑长史,

  • 相濡以沫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用口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难中以微小的力量互相帮助。张贤亮《灵与肉》四:“那里有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女儿。” 述补 濡,沾湿,沫,唾沫。用口沫互相沾湿。比喻同处在困境中的人,以微簿之力

  • 弗父何

    【介绍】: 西周宋人。宋湣公长子,厉公兄。湣公卒,弟炀公熙立。湣公庶子鲋祀杀炀公,以让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鲋祀自立为厉公。 【弗父何作品 ==>】 

  • 堠子

    掌管地方守望迎送得小吏,也称堠吏。宋杨万里《野店多卖花木瓜》诗:“何须堠子强呈界,自有琼琚先报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