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洛陀

布洛陀

壮语音译,意为“山里的首领”。壮族民间史诗与传说故事。长短不一,一般为11章。流传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巴马、东兰、凤山、天峨、南丹、河池、都安、马山和右江流域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地。描述远古时代的创世英雄布洛陀创造日、月、天、地、人类、万物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神话故事。原为五言排歌体,押腰脚韵,全部是壮语。民间流传有“方块壮字”抄本。传说故事已收入《僮族文学》(初稿),广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一编;和《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编。

猜你喜欢

  • 朱容藩

    ?—1648 明宗室。楚通城王支庶。崇祯末逃入左良玉军,冒称郡王,为诸将所恶。永历帝立,赴肇庆,丁魁楚荐于朝,掌宗人府事,参与大政。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以兵部右侍郎总督川东兵马职,入川。旋因赃私狼藉,被削职,乃自称楚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选授文武。复置行台于

  • 十九日,高心夔、刘履芬、杨岘、叶昌炽、王颂蔚等在吴为东坡生日会。

    汤纪尚《高陶堂先生传》:“晚与归安杨岘、江山刘履芬、山阴傅怀祖为笃古交,而洁修正学,独重溧阳强汝询先生。”杨岘《陶堂志微录叙》:“陶堂读书高才,不通狎流俗,而独善余。”

  • 祗候侍禁

    见“祗候殿头”。宦官职名。宋置,见“祗候殿头”。

  • 投闲置散

    投,置:放。安置在闲散的位子上,指担任不重要的工作或不担任工作。唐代韩愈《进学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分( ㄈㄣˊ fén 忿):本分。宜:应该。并列 投,放。置,安置。闲散,清闲少事。置于闲散职位,谓不受重用。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痛史》1回:“不比那失位的昏君,衔璧舆榇之后,不过封他一个归命侯,将他~罢了。※散,不读作sàn。△多用于人事方

  • 武元衡

    【生卒】:758-814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工五言诗。进士及第。官至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后以事得罪王承宗,旋为刺客所杀。(,参见《新唐书》)【生卒】:758—815唐河南缑氏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苍。武平一孙。曾祖武载德,为武则天族弟。德宗建中四年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宪宗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封临淮郡公,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 李荣陛(1722—1800)生。

    荣陛字奠基,号厚冈,万载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湖南永兴知县,丁忧归。起官云南,先后代理云州、恩乐知县,任呈贡、嶍峨知县。尝主大理书院。著有《厚冈文集》二十卷、《诗集》四卷。事迹见《清史列传》龚元玠传附。

  • 相分

    佛教名词。与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同为佛教大乘有宗(即瑜珈行派)认识学说,合称“四分”。相者,相状之义,指八识每一识体上都有所缘的一面,是认识的对象,包括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变现的色、声、香、味、触一类的感觉对象;以及由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所变

  • 吴台硕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位三。陆陇其弟子。有《心印正说》,取学术治功之要,分三十四类,各为论以发明之。 【吴台硕作品 ==>】 

  • 楚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后因以“楚铁”借指利剑。北周 庾信《吴明彻墓志铭》:“长沙 楚铁,更入兵栏;洞浦藏犀,还输甲库。”唐 刘禹锡《口兵戒》:“舌端之孽,惨乎楚铁。”

  • 石亭子镇

    在湖南省祁东县中西部。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亭子,人口800。以此地曾有石建古亭,名石亭子,故名。1949年属秋塘乡,1956年为石亭子乡。1958年属黄土铺公社。1961年为石亭子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稻、黄花菜、大豆。生猪饲养发达,为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