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宗五正
官名。殷朝始置,周沿置。春秋晋国亦置。《左传·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怀姓九宗,职官五正。”《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杜预注:“五官,五官之长。九宗,一姓为九族也。顷父之子嘉父,晋大夫。”
官名。殷朝始置,周沿置。春秋晋国亦置。《左传·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怀姓九宗,职官五正。”《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杜预注:“五官,五官之长。九宗,一姓为九族也。顷父之子嘉父,晋大夫。”
地区名。指今云南省东北部。包括今昭通市各市县。
1717—1793 清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初为宁郡王府长史,累迁察哈尔都统,杭州、福州将军。乾隆五十一年(1786)授闽浙总督。旋林爽文起义,移湖广总督,受命渡台视师,畏葸无能,株守府城。后改福州将军,以失察总兵柴大纪贪赎案革职治罪,旋宽免。五十四年授礼部尚书。后病死
【生卒】:1809——1861字荀陔。湖北汉阳人。原籍浙江上虞。道光进士。官历内阁学士至署工部、刑部侍郎兼兵部侍郎。咸丰中,先后上疏论钱法,言大钱之弊;论军事,言将兵之弊。认为办团练是团易练难,制敌不足,骚动有余。咸丰末年卒。【生卒】:?—1861清湖北汉阳人,字荀陔。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由侍讲学士超擢内阁学士,迭署礼、工、刑、户、兵诸部侍郎。英、法、俄、美四国联军入侵时,希祖力主杀所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六里坛城集。阚駰《十三州记》曰:“山生于邑,其亭有桑,因为县名。”东汉改为侯国,属汝南郡。三国魏复为县,属谯郡。南朝宋废。 ②东晋侨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南约二十里秀芙乡。南齐后废。 ③隋大业初改肥水县置
即九龙县。今四川九龙县。民国《九龙县图志》:“九龙县原名戎坝。南距康定三百六十里。向为明正土司管辖之地。旧制:以百户分治:名曰菩萨龙、三岩龙、墨池龙、麦地龙、八义龙、八阿龙、迷窝龙、洪坝龙、湾坝龙。”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于北京,隶练兵处。专收王公世爵暨四品以上宗室、现任二品以上京外满汉文武大员之子弟,教以普通课程及陆军初级军事学。五年毕业,分发新军任初级军官。 【检索陆军贵胄学堂 ==>】 古籍全文检索:陆军贵胄学堂 全站站内检索:陆军贵
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张衡《东京赋》:“太谷通其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关于此。《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引《魏氏春秋》载曹植诗:“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晋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即此。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
谓恳切教诲。明朱舜水《三皇虞诗序》: “子果能不安其所,奋焉崛起,自我作古,不待文王,则斯殆提子之耳而面命之也。” 参见:○耳提面命 【检索提耳面命 ==>】 古籍全文检索:提耳面命 全站站内检索:提耳面命
举人有试官亲戚者,并互送别差官试。锁庭举人自此始,用宝元二年闰十二月庚寅诏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