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孟子.梁惠王上》载:齐宣王问孟子怎么知道他可以保护人民呢?孟子说:

“臣闻之胡龁(齐国的大臣)曰:‘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以血涂器)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此恐惧发抖的样子),若(好象)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不晓得有这回事没有)?”

孟子为了回答齐宣王提出的问题,他举胡龁讲的一件事说明齐宣王见杀牛尚起怜悯之心,对于人民当然也可以看出是能保护的,有这样的善心就足可以实行王道仁政了。

后以“以羊易牛”的典故泛指替代。

《醒世恒言》卷七:“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偏正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语本《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后就用‘以羊易牛’表示以这个代替那个。”《醒世恒言》卷7:“东床已招佳选,何知~;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用以替换方面。→以桃代李


猜你喜欢

  • 曹公子

    战国初曹国公子。曹亡后从墨子学,为墨子弟子。仕宋三年后返,对墨子之事鬼神发出质疑:“始吾游于子之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祭祀鬼神。今而以夫子之教,家厚于始也;有家厚,谨祭祀鬼神。然而人徒多死,六畜不蕃,身湛于病,吾未知夫子之道之可用也。”

  • 汪中始学为诗,时年十六岁。

    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早岁溯源汉、晋,下逮唐人,于杜工部、韩昌黎用力尤邃。既乃专以气韵含蓄为宗,自以少作依傍门户,不欲存稿。刘先生台拱序先君诗云:早岁喜为诗,三十以后绝不复作,并稿亦散矣。”

  • 班固

    【生卒】:32-92 字孟坚,班彪子。初欲完成其父班彪所撰史书,明帝时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而下狱。获释后召为兰台令史、典校秘书。奉诏继续修史,历时二十余年完成《汉书》,开创断代体史书。另又撰功臣、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及《白虎通义》等,成为一代史家。又善辞赋

  • 匡衡为史高举荐,为郎中。

    按,《汉书•匡衡传》卷八十一云“(史高)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去岁史高辟匡衡,此年三月诏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匡衡受荐为郎中当在此时。

  • 金海陵实录

    书名。又称《海陵庶人实录》。金郑子聃奉世宗命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德元年(1149)十二月至正隆六年(1161)十月海陵王一朝有关史事。内容略见《金史·海陵纪》。

  • 读音:xíng【音】 亦念行走之行(Xíng)(91)。又音衡(Héng)(15)。又音太行山之行(Háng)(16)。【源】 周时大行人(官名,《周礼》中有大行人,属秋宫,主掌朝觐聘问之事)之后,子孙以官氏,见《风俗通》(1,7,9,15,17)。【望】 平襄(17,60,418)。【布】 浙江上虞(279)、江西宁都(280)、兴国(353)、上海嘉定(351)、山东五莲(290)、新泰(35

  • 传升

    任官制度。 明成化时 (1465—1487) 始定,即以大内特批授官,所授官称传奉官。文武僧道由此得官者达数千。

  • 披云雾见青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后因以“披云雾见青霄”比喻人的神情清朗,富有识鉴。清 王夫之《宋论.太祖》:“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

  • 瓜步镇

    又作瓜埠镇。北宋属扬子县。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镇。在瓜步山侧,因名。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南瓜埠山下瓜埠镇。详“瓜步(1)”、“瓜埠镇”。

  • 读音:Yùn【源】见《玉堂字汇》(62)。一说,蔚氏本作熨氏(9)。《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