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
【源】 见《姓苑》(15,21)。【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源】 见《姓苑》(15,21)。【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生卒】:947—1002宋润州丹阳人,字正仪。仕南唐为内史。入宋,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累迁水部员外郎。太宗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预修《太宗实录》,再迁职方员外郎。善书法,尤工篆籀。有集及《说文五义》、《江淮异人录》、《秘阁闲谈》等。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有四十字至四十九字数种。《花间集》所载,牛希济所作为四十字,韦庄所作为四十一字,顾夐所作有四十二字者,毛文锡所作为四十五字。敦煌曲子词有四十九字一体。各体用韵以平韵为主,间有仄韵,句法大同小异。
吕氏春秋原文: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①其手,以身为牺牲,
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明万历十二年(1584) 置宣威土千总。
官名。简称王会司郎中。清朝理藩院王会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乾隆二十二年(1757)设。满洲一人,蒙古二人,正五品。
【生卒】:?—约105东汉扶风平陵人,字文高。章帝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和帝时以高第拜侍御史,迁尚书。数切谏,言诸窦罪过,窦宪等深怨之。出为济南王太傅,迁汝南太守。修治鲖阳旧渠,百姓得利,垦田增三万余顷。永元中三迁五官中郎将,元兴元年坐事抵罪,卒于家。
源见“陶令秫”。形容好酒乐饮,超脱免俗。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典源】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陶潜) 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晋书·隐逸传》亦载。【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公家
【生卒】:1628—1700【介绍】: 清汉军正白旗人,字荩臣。明降将孙得功之子。顺治间,自佐领迁参领,参与攻取滇黔等役。康熙二年,擢甘肃总兵,驻凉州。三藩乱时,与张勇等破王辅臣,擢凉州提督。三十五年,从破噶尔丹于昭莫多。卒谥襄武。 【孙思克作品 ==>】
【生卒】:?-513字灵通,南阳(今属河南)人。梁平北将军蔡道恭外甥。好佛学。于义阳被俘至魏,隐居嵩山。宣武帝曾召其讲《十地》诸经。并给其资材,令自建佛寺。亮精心筹画,建寺于林泉幽美处。卒。帝赠帛助其丧事。(,参见《北史》)【生卒】:?—513北魏南阳人,字灵通。博览诸书,笃好佛理,隐居嵩山。宣武帝时,尝召为羽林监,领中书舍人,固辞不拜。兼工营制,承诏造嵩山闲居佛寺,曲尽山居之妙。卒于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