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縢议
源见“金縢功”。谓代君王而死的奏议。唐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四:“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
【词语金縢议】 汉语词典:金縢议
源见“金縢功”。谓代君王而死的奏议。唐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四:“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
【介绍】:刘禹锡作。唐长安牡丹,元和时尚少,大和以后方繁盛。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此诗约为大和时禹锡重返长安而作。诗以对比衬托着笔,以芍药之无格与芙蕖之少情而突出牡丹之国色,誉满京城。
官署名。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 置,主管酒类专卖,昭帝始元六年(前81) 罢郡国榷酤官,改征酒税。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置,掌酒类专卖,昭帝始元六年罢,改为征收酒税。
参见:折芦而渡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谥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明 ⑨朱祐樘 北京 孝宗 敬 1 弘治4年 劉吉徐溥 劉健丘濬 [雲南彝民] 42年 韃靼 (15)達延汗 18年 哈密 王位空虚 吐魯番 ③阿黑麻 13年 帕竹第司
【生卒】:?—312 【介绍】: 西晋武威人,字彦度。少有志略。初辟公府。迁安定太守。晋愍帝拜雍州刺史,封酒泉公。率众讨刘曜于长安,击走之。旋迎秦王,奉为皇太子,加征西大将军。后为天护所袭,堕涧而卒。 【贾疋作品 ==>】
亦作塔水桥。在今四川安县南。清嘉庆《安县志》 卷13: 踏水桥 “在县南五十里,臭水河合神泉东流至此。乾隆十六年建”。
同“楚弓楚得”。明 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喜楚得楚弓,免被傍人笑。” 见“楚弓楚得”。明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喜~,免被傍人笑。”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8监利县: 鲁洑江在 “县东南三十里。上流曰大马长川,自大江分流,经县南十里,东流为鲁洑江。相传以鲁肃尝屯兵于此而名。又东北入沔阳州境,谓之长夏河”。
在今山东聊城市南十八里。运河所经,元置闸于此。《方舆纪要》卷34聊城县:李家务“元至正六年,盗扼李家务闸河,劫夺商旅。两淮运使宋文瓒言,世祖开会通河千有余里,岁运米至京者五百万石。今骑贼不过四十人,而不能捕,恐运道阻塞,乞急选能臣捕之,不听。今仍为运渠津要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 主谓 比喻直截了当,切中要害。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4篇1:“我们可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