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闺
即“隆闺”(2136页)。
即“隆闺”(2136页)。
一名居什肯其山。在今新疆皮山县南三百二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2:克里阳山“产白土”。可用以粉墙”。
即今伊朗德黑兰西加兹温。《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可疾云”。
①清代福建海滨斥卤之地,贫民多就地垒土作埂,为晒盐之场,名为盐丘。②即“丘折”。 【检索盐丘 ==>】 古籍全文检索:盐丘 全站站内检索:盐丘
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三十里二将川。北宋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与韩琦戍边抗御西夏时筑。今存古城遗址。
?—774 唐冀州南宫(今河北南宫西北)人。天宝末为县吏。安禄山反,降史思明,伪署平卢兵马使。寻率众归朝。上元元年(760),奉命助讨刘展,军至扬州,大掠商人、百姓资产,杀波斯商人数千。后以擒杀刘展等功,迁河南节度使、汴宋八州观察使。 【检索田神功 ==>】 古籍全文检索
《王文成全书》卷三二《年谱》:“是年春会试,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观政工部。”
读音:gǔ liáng鲁有谷梁氏,梁宜作粱,当以谷种为氏。(见《姓氏寻源》)今下邳有谷梁氏。(见《元和姓纂》)鲁有谷梁赤,传春秋。《尸子》云:谷梁俶,字元始,鲁人,亦传春秋十五篇,望出下邳。(见《通志·氏族略·复姓》)
1912年改铜鼓厅置,后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铜鼓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江西省西北部,西邻湖南省。属宜春市。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13.6万。辖6镇、3乡,国有茶山、龙门、大沩山林场亦在县境。县人民政府驻永宁镇。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属义宁州。以营东1千米之形如铜鼓的铜鼓石得名。清雍正中移瑞州府同知驻此。宣统二年(1910年)设铜鼓厅,属南昌府。1912年废厅改县,直属江
即斗山。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辛谠运粮钱船 “还至斗山”。胡注: “斗山,在盱眙县,亦曰陡山,临淮流。斗山之东,则古盱眙。” 《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陡山 “下瞰淮流,其势陡峻”。故名。 古山名。又称斗山。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