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秣陵报

秣陵报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侯既重有斯难,值余有天伦之戚,竟未之致也。寻而此君长逝,化为异物,绪言余论,蕴而莫传。或有自其家得而示余者。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知涕之无从也。”

南朝梁.刘孝标为哀痛亡友秣陵令刘沼去世,未能亲自去吊唁,故作《重答刘秣陵沼书》一文,以表哀痛悲伤之情。后遂用为撰文报亡友之典。

唐.权德舆《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诗:“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东边。”


猜你喜欢

  • 李清照本年十五岁。

    春三月,作《春残》诗:“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雨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陆昶《李朝名媛诗词》卷七:“清照诗不甚佳,而善于词,隽雅可诵。即如《春残》绝句‘蔷薇风细一帘香’,甚工致,却是词语也。”

  • 风俗使

    使职名。唐光宅元年(684)置,隶左、右肃政台,每年春发使八人,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 【检索风俗使 ==>】 古籍全文检索:风俗使     全站站内检索:风俗使

  • 供奉司

    官署名。明洪武六年(1373)改内府宦官衙门御用监而置,秩从七品(原为从三品),设官七人,掌诸器用造用之事。后复改称御用监。 【检索供奉司 ==>】 古籍全文检索:供奉司     全站站内检索:供奉司

  • 归城州

    北宋改归诚羁縻州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后废。

  • 农师

    官名。相传尧舜时以弃为此职。周代置,掌农事。《史记周本纪》:“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韦昭注:“农师,上士也。” 【检索农师 ==>】 古籍全文检索:农师     全站站内检索:农师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项羽叔父)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反同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舞(蜂舞,众蜂飞起,交横若舞,这是指多的意思)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战国末年,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了中国

  • 陈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时显。永乐七年进士。授修撰。正统初转侍讲,以母丧解官归卒。为人质实醇厚,言动不苟,为乡里所重。

  • 咩罗皮

    唐代六诏之一邆赕诏主。乌蛮。丰咩之子。父被唐监察御史李知古谋杀后,嗣为王。自称邆赕州刺史。初与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同伐洱河蛮,据大厘城(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北喜洲)。后遭皮逻阁袭击,兵败。遂联合施浪诏主施望欠及浪穹诏(此三诏又合称“三浪诏”)拒敌南诏,大败,失大厘城,退保野共川。卒,子皮罗邓嗣。参见“邆赕诏”(2539页)。

  •   叶昼等在开封创海金社。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文通(叶昼)甲子、乙丑间游吾梁,与雍丘侯五汝戡倡为海金社,合八郡知名之士,人镌一集以行。中外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

  • 防城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清乾隆十二年(1747)移管界巡司于此,属钦州,改为防城巡司。光绪十四年(1888)改为防城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防城港市。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移管界巡检司于此,并改为防城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