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罗大佑歌词赏析
罗大佑:童年
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2、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历史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3、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4、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平日记忆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5、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1、这首歌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十分强大的。除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之外,歌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挚的情感和对童年生活所作的真实而深刻的描述,更是这首歌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而每节歌词的最后一行点明这一节的主题。
2、首节写等待游戏的童年:
(1)知了的叫声刺耳又单调,好比学习的枯燥与无聊;
(2)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空虚和寂寥;
(3)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唧唧喳喳”用得非常生动,而“拼命”二字,则把老师的用心良苦与学生的无可奈何形象地传达出来。
3、第二节写爱零食、爱漫画,以及在心里初恋的童年:
福利社是指附属于学校的小型商店,该词在台湾的影视、歌曲中较为多见,在大陆则被称为“小卖部”。师生可以在福利社买到饮料、零嘴、文具等物品。
(1)作者先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接着却说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这种尖锐冲突的现实令人在苦笑中透着无奈。
(2)诸葛四郎和魔鬼党是台湾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一份漫画杂志《漫画大王》里的人物。童年时的作者,最关心的不是学习,而是漫画故事里的人物与情节,——其实儿童时的我们又有谁不是这样?
(3)第三行写初恋的情结,虽然作者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心理动作,却将初恋时的那种患得患失的忐忑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第三节写迷迷糊糊的童年:
(1)前两节讲的都是学习之外的事情,那些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
(2)我们的小主人公自然也明白那些是不好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还是学习,因此不免产生了内疚和不安的情绪。
(3)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对立中,童年的美好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度过。
如果我们用心去读,就会发现第一行写的是一天,第二行写的是一年,这和第四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正好对应起来。
实际上,基本上每节第四行的三个短句和前三行都有这种对应关系。这首诗表面上读来轻松自然,但剖析过后却又显得处处谨严,真正有“芙蓉出天然”的美妙与极致。
5、第四节写好奇、幻想而孤单的童年: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却也能引起孩子们好奇的猜想。
(2)孩子们最愿意看的那些神魔鬼怪的故事,自然也就有了对它们的猜疑和幻想,他们相信世界上是有鬼怪的。
(3)“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虽然寥寥几笔,但无疑却是孤独的内心世界的一幅绝好写照。
6、第五节写盼望假期、盼望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1)第一行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令人想起了在假期里所进行的愉快的远游,也抒发了孩子们亲近自然、向往自由的迫切的心情。
(2)“彩虹”代表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那是用水彩蜡笔和万花筒也不能描绘其万一的。
(3)拥有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再听大人们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正是每个孩子最大的心愿。
(4)所以,孩子们都“盼望着明天”,其实也就是盼望能尽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每节的前三行都是对童年意象的描述,第四行则是对这些生活片段所作的总结。由于这些意象具有童年生活的典型性和形象性,因而更能打动人心,使人百读不厌、经久难忘。
全诗分五节,每节四行,通押“言前”韵,韵式自由。语言近乎口语,稍显冗长,因此,这首诗更适合吟诵,而非吟咏。尽管诗句的节奏和散文的节奏相近,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节与节之间相类似的语法结构:前两行都由两个诗句组成,每行大体为四步;第三行大体也是两个诗句,大致为五步;第四行由三个短句组成,音步为四步。这种节间的对称可以使全诗形成一种广义上的节奏,同时也可以把涣散的诗节凝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这首歌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十分强大的。除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之外,歌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挚的情感和对童年生活所作的真实而深刻的描述,更是这首歌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而每节歌词的最后一行点明这一节的主题。
2、首节写等待游戏的童年:
(1)知了的叫声刺耳又单调,好比学习的枯燥与无聊;
(2)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空虚和寂寥;
(3)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唧唧喳喳”用得非常生动,而“拼命”二字,则把老师的用心良苦与学生的无可奈何形象地传达出来。
3、第二节写爱零食、爱漫画,以及在心里初恋的童年:
福利社是指附属于学校的小型商店,该词在台湾的影视、歌曲中较为多见,在大陆则被称为“小卖部”。师生可以在福利社买到饮料、零嘴、文具等物品。
(1)作者先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接着却说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这种尖锐冲突的现实令人在苦笑中透着无奈。
(2)诸葛四郎和魔鬼党是台湾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一份漫画杂志《漫画大王》里的人物。童年时的作者,最关心的不是学习,而是漫画故事里的人物与情节,——其实儿童时的我们又有谁不是这样?
(3)第三行写初恋的情结,虽然作者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心理动作,却将初恋时的那种患得患失的忐忑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第三节写迷迷糊糊的童年:
(1)前两节讲的都是学习之外的事情,那些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
(2)我们的小主人公自然也明白那些是不好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还是学习,因此不免产生了内疚和不安的情绪。
(3)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对立中,童年的美好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度过。
如果我们用心去读,就会发现第一行写的是一天,第二行写的是一年,这和第四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正好对应起来。
实际上,基本上每节第四行的三个短句和前三行都有这种对应关系。这首诗表面上读来轻松自然,但剖析过后却又显得处处谨严,真正有“芙蓉出天然”的美妙与极致。
5、第四节写好奇、幻想而孤单的童年: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却也能引起孩子们好奇的猜想。
(2)孩子们最愿意看的那些神魔鬼怪的故事,自然也就有了对它们的猜疑和幻想,他们相信世界上是有鬼怪的。
(3)“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虽然寥寥几笔,但无疑却是孤独的内心世界的一幅绝好写照。
6、第五节写盼望假期、盼望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1)第一行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令人想起了在假期里所进行的愉快的远游,也抒发了孩子们亲近自然、向往自由的迫切的心情。
(2)“彩虹”代表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那是用水彩蜡笔和万花筒也不能描绘其万一的。
(3)拥有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再听大人们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正是每个孩子最大的心愿。
(4)所以,孩子们都“盼望着明天”,其实也就是盼望能尽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每节的前三行都是对童年意象的描述,第四行则是对这些生活片段所作的总结。由于这些意象具有童年生活的典型性和形象性,因而更能打动人心,使人百读不厌、经久难忘。
全诗分五节,每节四行,通押“言前”韵,韵式自由。语言近乎口语,稍显冗长,因此,这首诗更适合吟诵,而非吟咏。尽管诗句的节奏和散文的节奏相近,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节与节之间相类似的语法结构:前两行都由两个诗句组成,每行大体为四步;第三行大体也是两个诗句,大致为五步;第四行由三个短句组成,音步为四步。这种节间的对称可以使全诗形成一种广义上的节奏,同时也可以把涣散的诗节凝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