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汤右曾(1655—1721)生。

  汤右曾(1655—1721)生。

方苞《方苞集集外文》卷七《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汤公墓志铭》:“公生于顺治十二年正月,享年六十有七。”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顺治十三年丙申(公元1656年),汤右曾正月生,字西淮(当作西厓),浙江仁和人。享年六十七。”不从。汤右曾,字西厓,或作西崖、西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少即工诗,为王士禛入室弟子,继朱彝尊主浙中诗派,著有《怀清堂集》二十卷。《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七三著录汤右曾《怀清堂集》二十卷:“是集刻于乾隆乙丑。论者谓浙中诗派,前推竹坨,后推西厓,两家之间,莫有能越之者。今观二家之集,朱彝尊学问有馀而才力又足以运掉,故能熔铸变化,惟意所如;右曾才足肩随,而根柢深厚则未免稍逊,齐驱并驾似未易言。然亦近人之卓然挺出者也。”

猜你喜欢

  • 东福山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清史稿·地理志》:定海直隶厅有“东、西福山”, 即此。

  • 伊川

    即伊河。伊河河谷平原亦称伊川。在今河南栾川、嵩县、伊川等县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 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宋程颐宅于嵩县西北耙耧山麓。世称伊川先生。即今河南省洛水支流伊河。

  • 三叉城

    唐置,属檀州。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北十五里三岔口。《新唐书·地理志》:檀州“有叉城”。即此。

  • 读音:wéi【源】 ①春秋时楚有小惟子,见《左传》(15,17,60)。②北魏时代北姓。拓拔猗它之妻为惟氏,专制国政(7,11,21,60)。③西夏人姓(54)。【望】 代郡(17,60,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惟官方,宋绍兴中知福建南安县事(15,21)。惟吉,西夏国元昊将,主兵马(5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

  •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后弹尽援绝,与攻上宗山的英军展开肉搏,跳崖

  • 无功乡

    《新唐书.王绩传》载:王绩字无功,性嗜酒,常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著《醉乡记》。后因以“无功乡”指醉乡。宋苏轼《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词语无功乡】   汉语词典:无功乡

  • 何如璋(1838—1891)卒,年五十四。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六十四收其诗三首,诗话云:“子莪《诗草》(按:《海袖楼诗草》)皆出使日本时所作,当时风气,得中国使臣翰墨,珍如球璧。诗格虽不高,存之足为采风之一助。”

  • 言下之意

    见“言外之意”。李宽定《小家碧玉》:“这话的~,是说她那好身段,综合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长,窈窕修长而不纤细,丰满结实而不粗壮,匀匀称称,走在路上,体态轻盈。” 【检索言下之意 ==>】 古籍全文检索:言下之意     全站站内检索:言下之意

  • 余地

    官名。匈奴置,是匈奴语的音译。职掌不详。

  • 无密尔音

    密:寂静。音:音信,信息。 不要断绝你的佳音。 表示希望与对方保持信息联系。语出三国.魏.王粲《赠士孙文始》:“白驹远志,古人所箴。允矣君子,不遐厥心。既往既来,无密尔音。”唐.骆宾王《答员半千书》:“惠而好我,无密尔音。” 【检索无密尔音 ==>】 古籍全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