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芒种的谚语歌谣九篇。
小满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第9个节气,通常在公历5月20日左右出现。它代表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主要对应北半球的5月中旬到6月初。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关于芒种的谚语和歌谣,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来历和习俗,乐于参加小满节气的活动。
2.通过活动使幼儿掌握制作小麦穗的方法,并尝试独立制作小麦穗。
3.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小满知多少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时中国北方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二、小满习俗
习俗一:小满小满,吐丝结茧
我国江浙一带特别盛行养蚕。据说蚕神就是在小满这天诞生的,因此许多地方都会在小满这天举办祈蚕节。
养蚕是一件非常快乐休闲的事情,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耐性,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蚕宝宝的了解。养蚕后还可以获得蚕茧,非常有满足感哦!
习俗二:小满小满,食得苦菜
吃得小满的苦,换来人生的甜。
小满是一个“吃苦”的时节。苦,是夏天的'本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命只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会变得神圣而崇高。要相信,吃过的每一种苦,最后都会变成甜。
习俗三: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祭车神是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三、“小满”三侯
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 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 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
四、小满手工--制作小麦穗。
“小麦青青大麦黄,风和日丽满地香。”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农民伯伯收获了小麦,随后的生活便有了保障。如此看来,小满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支漂亮的小麦穗吧!
1.首先,取出一张黄色彩纸,将其剪成大小均匀的16个小爱心备用。
2.接下来,我们做小麦杆。取出一张绿色彩纸,将其卷成小棒,并在小棒的上半部分缠上双面胶。(注意:卷的时候,要用力按压着卷,这样卷出来的小棒,才会又细又结实。)
3.把小爱心倒贴在小棒顶端(如图所示),正面背面各贴一个。
4.将剩余小爱心,依次交错粘在麦秆两侧(如图所示)。
5.小麦穗做好了,我们再给它做几片叶子吧!
6.把做好的叶子,也粘在麦秆两侧,用笔把叶子卷成弯弯的样子。
一支小麦穗就做好了!心灵手巧的小朋友们,拿出彩纸,一起试试吧,别忘了把自己的小作品发到班级群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哦!
小满是一段初夏醉美的时光,也是最有智慧内涵的节气。“小满物满盈,小麦快长成,大地色彩多,青黄绿白红”,这世间的事物,总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沿着节气的脉络,顺理成章地走下去,希望可爱的小朋友们在了解了节气的知识后,学会静下来,学会慢慢来,体会生活的滋味与奇妙。
教学目标
小满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第8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一、在已有的小满认识基础上学习古诗。
二、结合对小满的学习,能够说出小满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三、通过古诗欣赏,感受诗人所代表的意境、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一)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二)天气越来越暖和,转眼进入五月已过半,你们知道即将到来的是哪个节气吗?
“满”有两层含义:
1.第一个含义与作物生长有关,小满之后,我国北方地区的小麦等作物,正处在籽粒将满未满的.灌浆期,所以叫小满;
2.第二层含义与降水有关,我国南方地区用满字形容水量,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说法。意思是说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
二、基本部分
(一)古诗欣赏 :
《五绝小满》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二)理解;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百花渐落,落红成陈,唯有麦苗,茁壮成长,未成熟但已灌浆饱满的麦子于风中微摆。
三、结束部分
在理解的基础上,收集其他古诗进行欣赏。
幼儿可通过绘画、编故事、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满节气的理解。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小满的节气特点,感受浓厚的节气习俗
2. 帮助幼儿认识和小满相关的农事特点,知道节气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3. 帮助幼儿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满节气的农作物、苦瓜、鸡蛋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小满节气特点
活动难点:制作苦瓜蒸蛋
活动过程968Ok.cOM
(一) 图片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呀!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有趣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一张是一种蔬菜,另一张是一种昆虫,我看看有没有小朋友认识
幼儿:这个是黄瓜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呀,这个是苦瓜,它和黄瓜长的有点像哦
幼儿:这个是毛毛虫
教师:这个是蚕宝宝,你们有没有见过啊,它和毛毛虫长的也有点像,今天呢老师就要用他们来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个即将到来的节气,就是小满,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小满。
(二) 节气介绍
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过很多节气了,我们知道不同的节气都会有不同的节气特点,那小满的节气特点是什么呢?
幼儿:不知道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观察到最近的天气经常下雨,外面的农作物颗粒逐渐开始饱满。因此小满这个节气不仅是丰收的前奏,也是天气变化的前奏。
(三) 苦瓜蒸蛋
教师:小满这个节气有一个代表蔬菜就是苦瓜,它可以清热解毒,做很多的食物,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小朋友们做一个苦瓜蒸蛋。我们把苦瓜先切开,然后把蛋液倒进去,最后放在蒸锅上蒸熟就可以吃啦!接下来我要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把蒸蛋倒进去。(请小朋友们轮流上去)
(四) 品尝食物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品尝你们自己做的美食吧~
(五) 提问总结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小满的节气特点
教师:老师把蚕宝宝放在活动区,小朋友们可以自己拿桑叶给他们吃,喂他们长大哦~
活动延伸
投放蚕宝宝在活动区,让幼儿进行观察、喂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含义及气候特点。
2. 通过诵读农谚及童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以及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的关系。
2. 体会农谚、童谣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情感。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包含小满节气的图片、农谚、童谣等。
2. 实物材料,如麦穗、蚕茧等(如有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播放小满节气的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气吗?”
2. 简要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二、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及含义
1. 展示PPT,讲述小满节气的.由来,并解释其含义:“小满时节,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叫小满而不叫大满呢?”从而加深对节气含义的理解。
三、学习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
1. 介绍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等。
2. 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讲解农谚的含义,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等。
四、诵读农谚及童谣
1. 引导学生诵读小满节气的农谚,如“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等,并解释其含义。
2. 学习小满节气的童谣,如《小满太阳暖烘烘》等,通过诵读感受其韵律美与情感表达。
五、观察与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观察小满时节周围环境与天气的变化,记录自己的发现。
2. 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蚕宝宝的蜕变与成长。
3. 制作麦穗等手工艺品,让学生亲手体验农事活动的乐趣。
六、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满节气的由来、含义、气候特点及农谚童谣等。
2.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小满节气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满节气童谣或画作,表达对这一节气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活动领域:
健康领域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也是小满节气三侯中的第一候。
3.通过动手体验,了解制作凉拌苦菊的方法。
家长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