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子产坏晋馆桓》

《子产坏晋馆桓》


左传

原文

    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闸阂,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

    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无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平公接见郑简公,礼仪超过常规,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丰盛,然后送他回国。于是修筑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辞令是这样地不可废除啊!子产富于辞令,诸侯依靠他得到利益,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说:‘辞令和协,百姓团结;辞令明晰,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是知道这一点的。”
 
译文: 

    子产陪同郑简公前往晋国。晋平公因我国襄公的丧事,没有接见他们。子产命人全部拆毁他们宾馆的围墙,然后将车马接纳进去。士文伯责备他,说:“敝国由于政治刑律没有整顿,盗贼众多,无奈诸侯的使臣常有光临问候敝国国君的,因此命令官吏修缮宾客的馆舍,加高馆舍的大门,加厚馆舍的围墙,不使宾客使臣担忧。现在您拆毁了它,虽然贵国随从能够警戒,别国的宾客将怎么办?由于敝国是诸侯盟会之主,所以修补围墙,以便接待宾客。如果都来毁坏它,拿什么来供给宾客的需求呢?敝国国君派匄前来请教。”子产回答说:“由于敝国地方狭小,位于大国中间,大国需索没有定时,因此不敢安居,全部搜索了敝国的财赋,前来按时朝会纳贡。遇上君王的左右不空闲,而未能进见;又未能听到命令,不知道进见的时间。不敢缴纳贡品,又不敢放在露天日晒雨淋。如果缴纳了贡品,就成了君王库里的物品,因此没有将它们进献陈列,是不敢直接缴纳的。如果将它们放在露天日晒雨淋,就恐怕干燥潮湿不定而腐烂蛀蚀,因而加重敝国的罪过。侨听说晋文公做诸侯盟主的时候,宫室矮小,没有供观望用的高台和房子,却把诸侯的宾馆筑得很高大。宾馆象国君的正寝,库房、马棚经过修缮,司空按时平整道路,圬人按时粉刷宾馆宫室。诸侯贵宾们到了,甸人在庭院里设置火炬,仆人在宫中巡逻,车马有地方安顿,宾客的仆从有人替代,巾车给车键上油,担任洒扫及饲养牲畜的人,各人照看自己的事务;各部门的官员,各自陈列他们待客的物品。

    文公不耽搁宾客,却也没有荒废的事情;忧乐与他们相共,有事就来查看,教给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体恤他们的困难之处。宾客到这里象回家一样,哪里还有灾祸!不怕盗贼,也不怕干燥或潮湿。现在晋国的铜鞮别宫方圆数里,而诸侯却住在仆人住的房舍里,大门容纳不下车辆,又不能越墙而入;盗贼公开横行,瘟疫不能戒备。宾客进见没有定时,接见的命令又不能知道。如果再不让拆毁围墙,这就使我们无处收藏贡品而加重罪过了。冒昧地请问君王的左右,要给我们下达什么样的命令?虽然君王有鲁国的丧事,也同样是敝国的伤心事。如果得以进献贡品,修好围墙再走,就是君王的恩惠了,岂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复命。赵文子说:“的确如此。我们实在无德,竟以仆人居住用的围墙来接纳诸侯,这是我的罪过。”派士文伯替他为自己的迟钝道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猜你喜欢

  • 闻凤啸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听到高士长啸。清 王夫之《广遣兴》诗:“阮籍狂才闻凤啸,骆丞囚得伴蝉吟。” 【检索闻凤啸 ==>】 古籍全文检索:闻凤啸     全站站内检索:闻凤啸

  • 林执

    【生卒】:?—前181 【介绍】: 名一作挚。西汉人。从刘邦起事于亢父。斩章邯所属蜀守。任燕相,封平棘侯。卒谥懿。 【林执作品 ==>】 

  • 楚长城

    即方城。春秋时楚国筑。北起今河南方城县北,东南至今泌阳县东北。战国时又展筑,自今方城山北面西向循伏牛山,折南循北河、湍河间,至今邓州市北。楚恃以守卫其北境。秦毁。

  • 互管佐领

    清朝八旗世管佐领之一。又称“轮管佐领”。凡原立佐领人有亲子孙,而让与亲兄弟、伯叔、伯叔祖、曾伯叔祖之子孙及远族人承管者,为“同姓互管佐领”,佐领员缺依世管佐领例拣补。凡两姓或数姓合编互管之佐领,初亦递世互袭。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定,有一姓管过五世以上者,于其族中拣选数人,与本族应用人员一并引见补放; 各姓承管均在四世以下者,作为公中佐领,族中无六品以上官员不准与选。

  • 周厉王

    【生卒】:?—前828 名胡。懿王孙,夷王子。暴虐好利。用荣夷公执政,实行专利政策,垄断山林川泽的收益。人民不满,又令卫巫监视“国人”,杀死议论朝政的人,激起人民反抗,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他出奔于彘,朝政由召公、周公执掌,号曰“共和行政”。十四年后,死于

  • 曾田镇

    在广东省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曾田圩,人口1310。濒临曾田河,故名。1958年建曾田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镇。主产稻、花生、大豆。有林场,产木材、毛竹、松香,还产油茶、茶叶、板栗、蜂蜜、香菇、木耳、竹笋。有钨矿。有农机铸造、

  • 庄田

    ①古代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寺观及政府出佃的田地。又名庄、庄宅、别业等,有时也称庄园。最早见于北齐、南朝梁。至唐逐渐增多,均田制破坏后,绝大多数土地变成地主庄田。《册府元龟田制》:“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宋至清各朝均有庄田

  • 李彭老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商隐,号筼房。理宗淳祐中为沿江制置司属官。有《贫房词》。 【李彭老作品 ==>】 

  • 同知中丞司事

    官名。辽朝北面朝官,南、北枢密院中丞司官员,在南、北院右中丞下、南、北院侍御上。详见“南枢密院中丞司”、“北枢密院中丞司”。官名,辽代南枢密院中丞司置此官,相当汉族官制中的御史台副长官,掌弹劾不法。《辽吏·百官志一·序》:“凡辽朝官,北枢密院视兵部,南枢密院视吏部。”则南枢密院中丞司视御史台。

  • 咕哩葛达

    即今印度孟加拉邦之加尔各答。清谢清高 《海录》: “明牙剌…又三四日到古里葛达,英吉利官军镇明牙剌者治此,有小城,城内唯住官军,商民环处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