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安抚司
官署名。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于澎湖岛置澎湖安抚司,管辖澎湖及其周围诸岛。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后废。别设巡检,雍正五年(1727)改置澎湖厅。
【检索澎湖安抚司 ==>】 古籍全文检索:澎湖安抚司 全站站内检索:澎湖安抚司
官署名。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于澎湖岛置澎湖安抚司,管辖澎湖及其周围诸岛。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后废。别设巡检,雍正五年(1727)改置澎湖厅。
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三国魏王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石架上有素书两卷,莫识其文,约请嵇康前往,则不见石室。后因以“玉架书隐”为咏仙迹之典。王勃《观内怀仙》:“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即铁。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公羊传》 作 “栗”。古邑名。又作铁。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公羊传》哀公二年(前493年):“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即此。参见“铁”。
形容乡村居户的清幽宁静的风貌。语出唐.韦元旦《雪梅》:“古木寒鸦山色,小桥流水人家。昨夜前村弥雪,阳春又到梅花。”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检索小桥流水人家 ==>】 古籍全文检索:小
源见“相思树”。指殉情贞女之魂魄。清顾炎武《黄侍中祠》诗:“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
即今河南新县北二十四里浒湾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1: 同治三年 (1864) 八月,捻军 “由新店、长潭、虎湾……分踞东南之范店”。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虞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京都衢巷、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时蔬薪炭供顿、畋猎之事。所属有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宋初虞部司置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凡属虞衡的政令,先是归属于三司河渠案,后来隶属于都水监,本司无职掌。元
在今山西离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42永宁州:东川河“在州东北。发源谷积山,流经州城西北,合于北川河”。
泥:拘泥。拘泥于陈旧的,而否定时新的。谓崇尚陈规旧矩而不知变通。宋.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并列 泥,拘泥。拘泥于守旧的,而否定时新的。指崇尚陈规旧矩而不知灵活变通。宋刘恕《自讼》:“~,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唐开成四年(839)置,为平原羁縻州治。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