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杖百钱

杖百钱

源见“杖头钱”。谓买酒畅饮。宋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诗之二:“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清赵翼《八十自寿》诗之二:“绿蓑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猜你喜欢

  • 东冶县

    东汉改冶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晋废,其地滨海,为我国通交趾的主要港口。《后汉书郑弘传》:“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 古县名。东汉改冶县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会稽郡。晋废。其地滨海,为中国通交趾(今越南)的主要港口。《后汉书郑弘

  • 颙琰

    即“清仁宗”。 【检索颙琰 ==>】 古籍全文检索:颙琰     全站站内检索:颙琰

  • 罗懋登

    明人,字登之,号二南里人。生平无考,约生活于万历年间。小说家。著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百卷,记叙郑和奉使南洋诸国事,内有不少怪诞神奇记载。

  • 睟面盎背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睟(suì):润泽;盎:通泱、盛。“睟面盎背”,意谓仁义礼智内生于心,外则充满于身体各部,现于面部则面色润泽,现于背部则背部充盈。后以之比喻仁德君子的仪态。宋.陈亮《甲辰答书》:“研究义理之精微,辨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则亮于诸儒诚有愧焉。”并列

  • 做好做歹

    又做好人,又做恶人。指想尽办法劝说。《醒世恒言》卷二九:“有几个老成的,将他推开,做好做歹,劝卢楠进了监门。”《红楼梦》一二回:“他两个做好做歹,只写了五十两银子,然后画了押,贾蔷收起来。然后撕掳贾蓉。”又四四回:“贾琏一经出来,和林之孝来商议,着人去做好

  • 惊喜过望

    谓结果比预想的好得多,因而又惊又喜。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臣]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听之,惊喜过望,以至感泣。” 参见:○大喜过望 【检索惊喜过望 ==>】 古籍全文检索:惊喜过望     全站站内检索:惊喜过望

  • 双则红凹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双则红凹寨土千户。

  • 夜泊山

    一名夜婆山。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清一统志武昌府》: 夜泊山 “在江夏县南四十里。以骆禅师泊舟于此得名”。

  • 芦洲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1亳州:芦洲“其地旧多芦苇, 因名”。《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州志》:晋太兴中,祖逖进军北伐,屯芦洲。即此。”③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其地原系淡水河中沙洲,芦苇丛生,故名芦洲。又名和尚洲或河上洲。相传因地原属关渡灵山宫和尚所有而名。汉人来

  • 历代被统治者的通称。本义为奴隶。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附三苗九黎蚩尤考》:“因其冥昧,亦谓之民”,自注:“民之本义为奴隶。”郭沫若亦主此说。后渐成为奴隶平民之通称。先秦常与专指贵族的“百姓”相对称。按其职业分为士、农、工、商,称为“四民”。按其居区,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