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习于安逸嬉游。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恬( ㄊㄧㄢˊ tián 甜):安乐。
并列 文,文官;武,武将。文武官安逸游乐。多指文武官耽于安乐,不问国家政事。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我们并不反对准备,但反对长期准备论,反对~饱食终日的亡国现象。”△贬义。多用于形容官僚荒淫腐化,不关心国家政事方面。 →尸位素餐↔文治武功 文德武功文修武备。也作“文恬武熙”。
文官武将都习于安逸嬉游。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恬( ㄊㄧㄢˊ tián 甜):安乐。
并列 文,文官;武,武将。文武官安逸游乐。多指文武官耽于安乐,不问国家政事。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我们并不反对准备,但反对长期准备论,反对~饱食终日的亡国现象。”△贬义。多用于形容官僚荒淫腐化,不关心国家政事方面。 →尸位素餐↔文治武功 文德武功文修武备。也作“文恬武熙”。
官名。(1)秦代置。随皇帝出行,骑而散从,故名。无常职,无定员。西汉因之,为加官。武帝元鼎三年(前114)以其掌顾问应对,属中朝官。东汉光武帝省。三国魏初一度置,后与中常侍合为一官。北魏又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不载。(2)三国魏时泛指散骑侍
【生卒】:?—1645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悫人。崇祯三年举人。见海内大乱,慨然有济世之志,交天下豪杰,嘱其友东阳许都,练兵一旅以待用。十七年入都上书。思宗擢之为职方主事,使募兵金华,而许都已以举事遭镇压。后佐史可法守扬州,城破投井死。 【何刚作品 ==>】
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与张履祥为友。以孝行著称。在外教书,弟子所备食,其母未尝即不先食。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归安人,字石长。与张履祥为友。在外教授,弟子献时食,必先献其母,否则不肯入口。家有丧,不用僧人作佛事。学者称诚庵先生。 【沈磊作品 ==>】
【介绍】:高适作。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评事,大理寺官,掌出使推按。朔方,指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征马嘶》,古乐府旧题。这一咏马赠别诗,先以征马的嘶鸣,寓写友人将赴边塞时的壮怀和离愁;再以途对秋风山月,衬写其旅程中的孤苦情怀,以见作者关切之意;末以隐语表达作者盼友早归的情感。该诗惜别盼归,友情真挚;且侧笔暗写,隐语幽意,故尔含蓄蕴藉,情味隽永。
《苏轼文集》卷六六《记梦中论左传》:“元祐六年十一月十九日,五更,梦数人论《左传》云:‘《祈招》之诗固善语,然未见所以感切穆王之心、已其车辙马迹之意者。’有答者曰:‘以民力从王事,当如饮酒,适于饥饱之度而已。若过于醉饱,则民不堪命,王不获没矣。’觉而念其言
见“通共有无”。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民治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设于巡警部警政司。三十二年,改隶民政部民治司。掌编审户口、国籍更易,旗籍、民籍移转、改隶,学龄儿童就学,宗教信仰,征兵事。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旧唐书》本传:“圣历中,则天幸嵩岳,见融所撰《启母庙碑》,深加叹美,及封禅毕,乃命融撰朝觐碑文。自魏州司功参军擢授著作佐郎。”按圣历中武后虽曾幸嵩山,但未封禅,《旧传》此处所记崔融诸事并当在本年。
比喻卜问吉兆。唐王适《蜀中言怀》诗: “时来不可问, 何用求童蒙。 ” ●《 易蒙》:“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 物之雅,物始生稚小,蒙昧未发。筮(shi): 占卜决疑。渎: 轻侮不敬。贞: 正。古人认为,万物生成之后,接着
见“希世之宝”。《元曲选》:“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