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枢密

枢密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令泥落”,掌管全国军事机务、兵备、边防等,属上等司。用50两银司印。长官为都枢密使、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用20两银镶铜印或15两铜印。天盛年间(1149—1169)枢密位有六大:枢密南益、北依、西摄、东拒、副、入名,还设有6承旨、14都案、48案头。此外还有枢密都招讨使等职。

猜你喜欢

  • 鹤板

    见“鹤版”。

  • 徙陈州,又徙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

    祀明堂,迁户部,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宋史》本传)

  • 杨一葵

    明福建漳浦人,字翘卿。万历二十年累迁至云南布政使。有《芙蓉馆集》二卷。

  • 髭撚

    同“撚须”。清李渔《意中缘.露丑》:“我则道哦韵试铿锵,却原来是髭撚太苦逼成凄响。”【词语髭撚】   汉语词典:髭撚

  • 乐大原

    【介绍】: 元定海人,字君道。慷慨多大节。居家孝让,事继母尤谨。成宗大德间浙东大灾饥荒。大原发巨艘贩泉南、广东之米,平价发售,活者甚众。有持旧书易米济饥者,辄应之,遂蓄至数千卷,曰:“吾子孙必有能读者。”孙良读其祖所藏书,后果以学行知名。 【乐大原作品 ==>】

  • 一那蔞

    读音:Yī'nālóu【音】 蒌亦音闾(Lǘ)(9)。【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17,62)。一那蒌氏本辽东鲜卑部落,与燕同时兴起,后由燕归魏(70)。【变】 ①后改为蒌氏(7,60,70)。一说改为娄氏(7,9,17)。②亦作〔一那娄〕(9,17)、〔一郍蒌〕(7,70)、〔乙那蒌〕(60,70)、〔乙那娄〕(12,21,27)、〔乙那楼〕(70)、(壹那蒌)(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

  • 杜弼

    491—559 北齐中山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人,字辅玄,小字辅国。自云本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家贫无书,年十二寄郡学受业。以军功起家,北魏时,任侍御史,迁大行台郎中,典掌机密。东魏时为卫尉卿。因助高洋建北齐有功,迁骠骑将军、卫尉卿,官至胶州刺史。性好名理,玩

  • 杭州织染局

    明代官府织造工场。洪武三年(1370)建于杭州斯如坊。永乐间,因局址卑湿,乃于涌金门另建新局遂以旧局为南局,新局为北局。后南局尽废,工料并入北局。局内有房屋一百二十余间,分织、罗工作。 【检索杭州织染局 ==>】 古籍全文检索:杭州织染局     全站站内检索:杭州

  • 巡按御史甘严禁迎神赛会搬演杂剧故事,以为皆“地方恶少喜事之人”所为。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倭乱后,每年乡镇二三月间迎神赛会,地方恶少喜事之人,先期聚众搬演杂剧故事,如《曹大本收租》、《小秦王跳涧》之类,皆野史所载,俚鄙可笑者。然初犹仅学戏子装束,且以丰年举之,亦不甚害。至万历庚寅(1590),各镇赁马二三百匹,演

  • 王範

    西晋南海人。好读书,有鉴识。吴孙皓时,有司辟之,皆辞。吴亡入晋,举秀才,为广州大中正,选举人才,能惬时论。见司马彪《九州春秋》略于岭服,乃搜罗百粤典故,撰《交广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