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

从开始到最后都一样,没有变化。形容能坚持到底。封隆之(485-545年),字祖裔,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性情宽厚,高欢执政,四次出任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等显官。常出奇谋妙算,克敌致胜。死后,高欢很悲伤,为他追加官职,谥号“宣懿”,并对司马子如说:“封公积德业,行仁义之事,性情通达。自从跟随我以来,勤勤恳恳,意志坚定,二十多年了,一直如此,没有改变。正因为他忠信可以使人信赖,我才把后事托付给他。”

【出典】:

《北齐书·封隆之传》卷21,303页:“(高祖)顾谓冀州行事司马子如曰:‘封公积德履仁,体通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坚虞,始终如一。以其忠信可凭,方以后事托之。’”

【例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纪一·昭襄王五十二年》:“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既至燕寓于公囚所侧进,日以美馔馈,凡三载,始终如一。”


偏正 从始到终都一样。形容坚持到底。语出《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虽无赫赫之勋,而治事甚勤,~。”△褒义。多用于描写为人处事方面。→善始善终 全始全终 始终不渝 ↔有始无终 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作“始终若一”、“终始若一”。


【词语始终如一】  成语:始终如一汉语词典: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 分浅缘薄

    缘分浅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浅缘薄,有上梢没下梢。”亦作“分浅缘悭”。明.崔时佩、李日华《南西厢记.回春柬药》:“张君瑞,想是你分浅缘悭,雨打梨花深闭门。”亦作“分薄缘悭”。《群音类选.啄木儿.闺怨》:“岂料分薄缘悭不到头,闷

  • 鸭酉砦

    在今湖南花垣县东南。《清史稿高宗本纪》: 乾隆六十年 (1795) 石三保苗族义军 “陷永绥厅鸦酉寨, 镇镇总兵明安图等死之”。

  • 汤鹏

    【介绍】: 清安徽芜湖人,字天池。以锻铁为业,与画家萧云从为邻,师法其技(一说云从轻视工匠,不肯指点),锻铁作山水、花卉、人物、虫鱼、鸟兽,作为屏对堂幅,或合四幅以成一灯,名曰铁灯。乃“铁画”之首创者。梁同书等有诗纪之。 【汤鹏作品 ==>】 

  • 左宫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宫伯中大夫”。

  • 白涧

    集镇名。在天津市蓟县西部、京秦铁路北侧。白涧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500。始建于清,称清水泼涧庄。因村旁有涧河,河水清澈见底得名。道光时改称白涧庄,后简称今名。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苹果。副业以家庭养殖业为主。102国道经此。“白涧秋澄”昔为“蓟县八景”之一。

  • 耿世安

    【介绍】: 宋人。为武翼大夫、淮东副总管。谍报蒙古兵至,贾似道调往涟水军增戍,径以三百骑迎战,身被七创,犹追杀敌军。收兵归,至数里殁。立庙淮安,赐额忠武。 【耿世安作品 ==>】 

  • 夫妻反目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两口子不和,吵架。《周易.小畜》:“舆说(tu)辐,夫妻反目。”(说:通“脱”。) 也作【夫妇反目】。《歧路灯》第八十二回:“自此谭、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 主谓 两口子吵架。《易经小畜》:“舆说辐,~。”△贬义。多用于夫妻不和方面。也

  • 西滆湖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宜兴市西北之滆湖。《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滆湖在“府西南三十五里。南北百里,东西三十余里。一名西滆”。即“滆湖”。

  • 挞马狘沙里

    见“挞马”(1619页)。

  • 高丽庄

    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十二里。明、清官军巡哨处。《方舆纪要》 卷11通州 “高丽庄” 条引 《边防考》: “州境有烟墩五,曰召里店、烟郊、东留村、大黄庄、高丽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