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镜花缘》一八回:“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朱自清《文心序》:“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茅盾《如何击退颓风》:“如果读者读完了一本书,却不见书中写到这些问题,或虽触及,亦只浮光掠影。”


并列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掠而过的影子。意谓未能深入,印象不深。语本唐·褚亮《临高台》:“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这回只是~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是随便谈一点儿。”△多作贬义。用于描写人不深入实际。→走马看花 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明察秋毫 下马看花。 也作“浮光幻影”、“浮光略影”、“浮光蹑影”、“掠影浮光”、“游光掠影”。


猜你喜欢

  • 沈璞

    【生卒】:416—453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道真。沈林子子,沈约父。童孺时,文帝召见之,奇其应对。初为南平王左常侍。元嘉十七年,为扬州主簿。辅范晔行州事,在职八年,州大治。累迁盱眙太守。二十八年,魏兵围攻盱眙,与臧质坚守三旬,魏军中多疾疫,退走。后迁

  • 灭门绝户

    谓死绝全家,灭尽整户。形容灾祸之惨烈。元.关汉卿《鲁斋郎》三折:“纵是你旧媳妇、旧丈夫,依旧欢聚,可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明.谢谠《四喜记.天佑阴功》:“此辈合赴汤池,令毒蛇吞噬,以罚其身,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封神演义》一二回:“

  • 寇店镇

    在河南省偃师市西南部。面积50.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寇店,人口2940。原称烟岭镇,北宋寇准曾住此,后更今名。1962年设寇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等。有花岗石、大理石、长石、石灰石等矿。有化工、雕刻、水泥、针织等厂。有公路通市区。

  • 赵师槚

    以罪拘管西外宗正司,福建提刑王梦龙以其智勇可用,属制军器。贼逼尤溪,他率卒数百往戍,迎战于林岭,他所乘马陷入田中,义军断其左臂,力战死,赠武节郎。 【介绍】: 宋宗室,太祖八世孙。理宗时以罪拘管于西外宗正司。福建提刑王梦龙以其智勇可用,属制军器。会寇逼龙溪

  • 司马无忌

    【生卒】:?-350字公寿,司马承子。初仕为散骑侍郎,累官辅国将军。出为南郡、河东二郡太守。随桓温伐蜀,以功加前将军。永和六年死,谥烈。【生卒】:?—350东晋河内温人,字公寿。宗室。成帝咸和中,拜散骑侍郎,累迁黄门侍郎。父为刺史王廙所杀,无忌志欲复仇,欲手刃廙子耆之,付廷尉科罪,帝免之。康帝建元初,迁散骑常侍,转御史中丞,出为辅国将军,寻转南郡、河东二郡太守。穆帝永和二年,随桓温伐蜀,有战功。

  • 大稻埕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昔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奇武卒社地。清康熙末年汉人入垦,种植水稻。咸丰间在今建成区平阳街附近辟一公用大晒谷场,闽南语称“大稻埕”,后演变为地名。

  • 宋游道

    北齐广平人。宋繇玄孙。仕北魏,为殿中侍御史,累官御史中尉。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兼太府卿。治狱严酷,疾恶如仇,见人犯罪,皆欲致之极法。自知执法太刚,戒子不足效法,并遗命薄葬。

  • 九折回驭

    源见“王尊叱驭”。表现孝子之心。明何景明《寄世恩爱日楼》诗:“九折岂忘回驭志,百年真慰倚门情。”

  • 公乘亿

    【介绍】: 唐魏人,字寿仙。懿宗咸通进士。为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从事,加授侍郎。工诗赋。有诗集、赋集。 【公乘亿作品 ==>】 

  •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俛(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晋王羲之于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同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王为之作序,生动记叙了聚会盛况,抒发了个人的感慨;感叹过去所欣喜之事,顷刻间已成为陈迹。后因以为感叹人生之短暂的典故。宋.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