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居山

云居山

①即石经山。时有白云绕山之半麓,故名。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山有五峰,号五台。其中最高峰有云居寺,为隋沙门静琬所居。

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建通志》:“有莲花石,状若莲花,周围有瓣,轻摇则动,力撼反否。西麓为东岱山。”

③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永春县:云居山在“县西二十里。卓立嵯峨,若趋若伏,云常居之”,故名。

④又名欧山。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云居山“在建昌。乃欧岌得道之处。或以山尝出云,故曰云居山。俗谓天上云居,地下归宗。又出茶号安茶,草茶中最为绝品”。《明一统志》卷52南康府:云居山“在建昌县(治今艾城)西南三十里。其山纡回峻极,上常出云,故名云居。一名欧山”。

⑤又名灵居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方舆纪要》卷71安岳县:云居山“在县东南十里。岩壑深秀”。在山前后分布唐、五代、北宋摩岩造像及历代碑记。


(1)在福建省连江县城东。山上兀峦幽谷,奇石怪岩。有田螺石、老翁石、童子拜观音、屏风石诸胜景。山巅有上庵寺,建于唐。寺前峭壁竖立,中镌“天上云居,人间仙境”八字。西北面有仙人迹,北面有金猫戏鼠、尼姑洗脸、和尚貌台诸胜。寺左边有“彤云碧海”四大字石刻。附近有“流米岩”。每届秋日,游者多宿上庵寺,以待翌晨登普光塔观日出。过山巅有下庵寺,建于明。山下有静益寺。(2)在江西省永修县西南。迂回峻极,顶常出云,故名。山上群峰环抱,凡十有一,俱削如城郭,而上复开豁,有湖有田。最高峰五脑峰,海拔926米。古迹有真如寺(原名云居禅院,北宋真宗赐额真如禅院)、赵州关、弘觉道场、佛印桥、谈心石(为苏轼与佛印和尚谈经之处)、将军塔(传说系唐时为纪念楚将欧岌而建,故亦称云居山为欧山)。主要风景点有试剑石、欢喜石、桃源石洞、五龙潭、温泉、仙人桥等。


猜你喜欢

  • 卢瑀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希玉。成化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上疏请免淮、扬公赋,清西北勒市战马积弊。迁工科都事中。以言事贬长沙府通判,官至广平知府。 【卢瑀作品 ==>】 

  • 玙璠

    ①比喻出众的人材。唐杜甫《贻华阳柳少府》诗: “吾衷卧江汉,但愧识玙璠。” ②比喻华美的诗文。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 ●《左传定公五年》: “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 玙璠: 鲁之美玉。行

  • 黄柏墟

    即今江西瑞金市北二十里黄柏乡。明嘉靖《赣州府志》 卷5瑞金县: “黄柏 (墟),县北。” 清道光 《宁都直隶州志》 卷4: 瑞金县有黄柏墟。

  • 顾琛

    【生卒】:390—475 字弘玮,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州从事,宋文帝末,为随王刘诞司马、会稽太守。刘劭弑文帝,他随刘诞起兵,事平迁吴兴太守,以功封永新县五等侯。后以事免官。大明三年刘诞据广陵城反,授其征南将军,他斩刘诞使归孝武帝,历吴兴、吴郡太守。后废帝

  • 侯圭

    【介绍】:唐代辞赋家。梓州(治今四川三台)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乾符中官国子博士。中和元年(881)居梓州。卒,葬于梓州。与李洞、罗隐、黄滔等友善。工赋,有文名。有《侯圭赋集》五卷、《江都赋》一卷,见《宋史·艺文志七》,并佚。《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其《东山观音院记》、黄滔《侯博士圭启》、李洞《吊侯圭常侍》。

  • 白法信

    西夏高僧。封国师。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奉景宗元昊命主持将汉文佛经译为西夏文,开西夏译经先河。或说为龟兹人。 【检索白法信 ==>】 古籍全文检索:白法信     全站站内检索:白法信

  • 白笏

    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北部。白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80。相传清末白姓人氏,持白笏进京赶考,村因此得名。主产稻、小麦、棉花。有油棉加工、砖瓦等厂及小型煤矿。蚕桑业发达,产茧丰盛。东白公路经此。

  • 合同异派

    战国时期名家分派之一。代表人物为惠施。此派认为不论事物有无性质上的同和异,皆“毕同毕异”,都可以取其大同,不较小异而混同之,以至于得出“天地一体”、“山与泽平”等结论。《庄子天下篇》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然其书亡佚已久,其说仅见于《庄子天下篇》所引

  • 蝶蘧蘧

    源见“庄周梦蝶”。形容蝴蝶翩翩飞舞,自由自在。宋 陆游《开岁愈贫戏咏》:“涧底饱观苗郁郁,梦中聊喜蝶蘧蘧。” 【检索蝶蘧蘧 ==>】 古籍全文检索:蝶蘧蘧     全站站内检索:蝶蘧蘧

  • 行主

    官名。西夏军职,在副统之下,步马将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