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半月谈》1998年第18期称: “今山东、台湾等地有此姓。”未详其源。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半月谈》1998年第18期称: “今山东、台湾等地有此姓。”未详其源。
源见“克绍箕裘”。指继承家传事业。清顾炎武《哭归高士》诗:“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五里金石乡。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宣慰司。万历间属定番州。清以后废。 亦称金石番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降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西南下金石。属贵州宣慰司。后属贵阳
古代泛指中国西北之沙漠地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或专指弱水余波所入之地,即居延泽一带地区。在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检索流沙 ==>】 古籍全文检索:流沙 全站站内检索:流
即“续降指挥”。参见“续降”。 【检索后敕 ==>】 古籍全文检索:后敕 全站站内检索:后敕
李纲孙。天授中为右卫将军。以不赞成武氏革命,被收系狱,旋为来俊臣诬杀。 【介绍】: 唐观州蓨人。李安仁弟。武周天授中为右卫将军。因未参与劝进武氏遭诬杀。以义烈闻。 【李安静作品 ==>】
【生卒】:?—768 【介绍】: 唐人。少习礼学。玄宗时擢太常博士、侍御史,上言请筑坛东郊祀青帝,为祠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肃宗立,累迁太常卿,又以祠祷见宠。乾元初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为刑部尚书,出为淮南节度使。再迁太子少师。卒谥简怀。 【王玙作品 =
又名金华洞、白石岩。在今湖南道县东南四里,上关乡潇水东侧。唐刘禹锡作《含辉洞述》称:“河东薛景晦为道州刺史,以书来夸曰‘吾得异境于近郊……有石穹然如夏屋’,因名其地曰含辉洞”,盖取诗“山水含清辉”之义。
【生卒】:1121——1194 字昌国,世称艮斋先生。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绍兴进士。历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创义役法,编为一书以献,诏诸路行其法,民皆称便。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光宗即位,论当节宴饮和妄费。除御史中丞,以提举太平兴国宫归,卒。赠通议
宋代发催纲运官统称。三门白波发运司有催使促装纲,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任;催纲,以三班臣以上充任;都大催纲,以京朝官充任。东南诸路水运有催辖纲运官,通称催纲官。其官署称催纲司。 【检索催纲官 ==>】 古籍全文检索:催纲官 全站站内检索:催纲官
佛教名词。对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的称谓。《法界次弟初门》:“皆以能生为根,所生为识。”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能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种识,故名。又指“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为“五根”,系修习佛教所必须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