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叡
北魏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洛诚。羌族。解天文卜筮。容貌伟丽,为文明太后所宠,超迁给事中。旋为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赐爵太原公。太和四年(480),迁尚书令,进爵中山王。出入帷幄,内参机密,外掌政事。
【检索王叡 ==>】 古籍全文检索:王叡 全站站内检索:王叡
北魏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洛诚。羌族。解天文卜筮。容貌伟丽,为文明太后所宠,超迁给事中。旋为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赐爵太原公。太和四年(480),迁尚书令,进爵中山王。出入帷幄,内参机密,外掌政事。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左传》:昭公十年(前532), 陈桓子召子周“与之夫于”。杜注:“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左传》昭公十年(前532年):“子周亦如之,而与之夫于”,即此。
先是又有魏知古等。古今词人之达,莫盛此时。继之林甫、国忠,虽天资险狯,然俱以不学称。唐治乱判矣。
总集。又名《临沂子观光集》。唐末王毂编。此集取唐代应试举子向礼部所投诗,编为三卷。最早著录于《崇文总目》总集类。《唐才子传》卷一〇王毂传作一卷,称其时尚存。今已佚。
犹言恪守夫妻名份。清沈起凤《谐铎妙画代良医》: “男儿离绣帏三尺,便当跳入云霄。是非梁伯鸾,谁能谨守眉案? 况已往不咎,听之可也。” 参见:○举案齐眉
【生卒】:1606—1677【介绍】:明末清初陕西蒲城人,流寓辽东,字文元。顺治初随多铎取江南,授陕西阳平关参将。康熙间擢延绥总兵。三藩乱时,守榆林,御王辅臣、朱龙。进左都督。官至銮仪使。卒谥恪敏。
并列 以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也高尚纯洁起来。三国魏嵇康《幽愤》:“~,任其所尚。”△褒义。多用来表现人物自觉学好修养品行的善举。
约766—815 唐人。登博学宏词科,历任渭南尉、殿中侍御史、兵部郎中。贞元末,权知户部侍郎。宪宗即位,以杜佑荐,加盐铁转运副使,巡视江淮财赋,并检察东南诸镇,所至游赏饮乐、纳贿补吏,大失人望,罢为大理卿。后历华州刺史、东川节度使。武元衡为相时,复为户部侍郎判度
官名。(1)西周已置,为军中高级参谋。《吕氏春秋贵因》:“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汉刘秀、隗嚣军中皆置,非常制。东汉末曹操置为丞相府高级幕僚,依次有中、前、后、左、右军师及军师祭酒等名目,分掌军国选举、刑狱戎律、军务等,
同“蚁萃螽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军务记》:“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 见“蚁聚蜂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军务记》:“乡民~,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
【介绍】: 清江西湖口人,字裔濂,别字泊园。生平博览群书。有《唐鉴偶评》、《骈语类鉴》、《钝根杂著》等。 【周池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