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灭此朝食

灭此朝食

常用于形容斗志坚决,但略含计划不周之意。公元前589年,齐国先后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以大将郤克率领诸侯联军向东进攻并在鞌(今山东济南市)与齐国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齐国连胜鲁、卫,齐国国君齐顷公产生了严重的轻敌思想。齐军还没有吃早饭,他就下令进攻,并说要消灭了对方再吃早饭。慌乱之间,他的战马没有披甲就冲上了阵。由于仓促进攻,结果被晋军打得大败,齐顷公也几乎当了俘虏。后来被迫退还所侵鲁、卫田地,并以镇国宝器贿赂晋国,晋军方才罢兵回国。

【出典】:

《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例句】:

明·孙传庭《报三水捷功疏》:“鼓锐出奇,擒渠扫党,灭此朝食。”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


连动 朝食,吃早饭。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常用来形容斗志旺盛,不获胜不甘休的急切心情与顽强斗志。语本《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在爱国文艺家的指导下,真是大可乐观,要~了。”△褒义。多用于表示斗志与决心。→斗志昂扬 一鼓作气 枕戈达旦 有死无二 ↔败兴而归


【词语灭此朝食】  成语:灭此朝食汉语词典:灭此朝食

猜你喜欢

  • 马儒

    【生卒】:?—497 【介绍】: 北魏时高昌国王。继张孟明为国人拥立为王。以巩顾礼、麹嘉为左右长史。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遣使奉表朝贡,求举国内附,请师迎接。帝纳之,遣韩安保率骑千余赴之,割伊吾五百里使居。高昌旧人不愿东迁,乃相与杀儒而立麹嘉为王。 【马儒作品 ==>】

  • 登高履危

    登在高处,踩在险地。形容身处尊位而诚惶诚恐。宋.秦观《雪浪石》诗:“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并列 比喻诚惶诚恐。宋秦观《雪浪石》:“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多用于心理活动方面。

  • 三乐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三乐”是指三种值得欢乐高兴的事。孟轲、荣启期都提出“三乐”的概念,但内涵都是不相同的。后用为咏追求安乐自适之典。唐.王周《道院》:“忘虑凭三乐,稍闲信五禽。”【词语三乐】   汉语词典:三乐

  • 项燕

    【生卒】:?—前223 战国末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家世为楚将。前226年,秦王政发兵攻楚,他任楚将率兵抗秦,击败秦将李信。后秦王政任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攻楚,虏楚王负刍,他另立昌平君为王,在淮南继续抗秦。前223年,为王翦、蒙武所败自杀。(,参见《史记》) 【生卒】

  • 思南府

    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南宣慰司置。治水德江长官司(后改安化县,即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约当今贵州思南、印江、德江、务川与沿河诸县。明清属贵州省。1913年废。 【检索思南府 ==>】 古籍全文检索:思南府     全站站内检索:思南府

  • 周玉立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静植,号富峰。诸生。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辞不就。植学砥行,诗文负盛名。有《绘雪堂集》等。 【周玉立作品 ==>】 

  • 横涧集

    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矿市区南横涧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北有横涧集。

  • 沈诸梁

    【介绍】: 即叶公。春秋时楚国人,字子高。沈尹戌子。楚大夫,封于叶,为叶尹,称叶公。楚惠王十年,曾谏令尹子西勿召白公胜归,子西不从。旋白公胜为乱,杀子西,劫惠王。乃救楚,杀白公胜,使惠王得复位,自此身兼令尹、司马两职。 【沈诸梁作品 ==>】 

  • 畏途

    喻指险途。语出《庄子·达生》:“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

  • 古尔班阿里玛图

    即“古尔班阿拉木图”。 【检索古尔班阿里玛图 ==>】 古籍全文检索:古尔班阿里玛图     全站站内检索:古尔班阿里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