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豪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把豪强迁到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区,不仅朝廷可以就近监视他们,而且也增强了政府所在地区的经济力量,因此迁豪对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分裂势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把豪强迁到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区,不仅朝廷可以就近监视他们,而且也增强了政府所在地区的经济力量,因此迁豪对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分裂势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并列 才智不济,说话的口气却很大。《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君集~,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贬义。多用于描写不自知、言行浅薄的人。也作“知小言大”
据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附记》:“其文在荆川、百川之间;至于发挥经旨,涵泳道德,唐、方二家所不及也。喜为诗,以陈子昂、杜少陵为则。不二师见其虎丘题壁诗,诧曰:‘此白衣大有根器。’后见寒山、拾得诗,喜其字字句句皆从性海流出,于是以诗
北宋开宝二年 (969) 于龙渠镇置,属忠州。治所在今四川万县东南龙驹镇。南宋改为龙渠县。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置,治今重庆市万州区东南龙驹。属忠州。南宋时改龙渠县。
读音:Yí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云: “《说文》: ‘䣡, 临淮徐地, 从邑, 义声。 《春秋传》 曰:徐䣡楚。’ (段注): ‘《左传·昭六年》: 徐仪楚聘于楚,楚子执之。杜云: 仪楚,徐大夫。按: 许所据 《左传》作䣡。以邑为氏。古本古说也。’”则䣡与仪同。
借指联姻。清玉泉樵子《胭脂狱判圆》:“洵是文章魁首,仕女班头,合结朱陈。” 参见:○朱陈 【检索合结朱陈 ==>】 古籍全文检索:合结朱陈 全站站内检索:合结朱陈
①金置,属滏阳县。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②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九十里临水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霍邱县西北有临水镇。(1)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10.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水,人口5210。以临滏水得名。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置临水县。唐永泰元年(765年)改为昭义县,宋降为镇。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镇。产蔬菜、小麦
见“斗蚁”。
即今河北故城县东北十五里青罕镇。清光绪《故城县志》 卷4: 青罕 “距城十八里”。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 竹書 外紀 通誌 經世 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范文瀾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張汝舟 周 成 王 32 12 15 周 昭 王 40 40 40 40 29 周 康 王 14 14 周 穆 王 11 西周诸侯年表(陸、林考
①在今山西太谷县南。《元和志》 卷13太原府太谷县: 咸阳故城 “在县西南十里。秦伐赵筑之,以咸阳兵戍之,因名”。②即著名古都邑咸阳,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