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赖寺
黄帽派喇嘛庙。一译阿巴赖吉特。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别什卡河畔(前苏联卡缅诺一哥尔斯克左近)。清顺治十四年(1657)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阿巴赖兴建。由咱雅班第达主持寺院落成仪式,有1000喇嘛参加庆祝法会。是卫拉特人最早的砖瓦结构寺院之一。
黄帽派喇嘛庙。一译阿巴赖吉特。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别什卡河畔(前苏联卡缅诺一哥尔斯克左近)。清顺治十四年(1657)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阿巴赖兴建。由咱雅班第达主持寺院落成仪式,有1000喇嘛参加庆祝法会。是卫拉特人最早的砖瓦结构寺院之一。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水经漾水注》:“汉水又西,径石亭戍。”北魏置石亭县。 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嘉陵江畔。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王景胤为北魏邢峦将李义珍战败于此。
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 【检索季仲 ==>】 古籍全文检索:季仲 全站站内检索:季仲
据黄永年《敕授儒林郎礼科给事中例赠资政大夫礼部右侍郎秦公墓志铭》(《南庄类稿》卷八)。
读音:fù yú傅说既为相,有留居傅岩者,因谓之傅余氏。(见《英贤传》)
余(餘);?—前544 一称句余,或称戴吴。春秋时吴国国君。公元前547—前544年在位(一作公元前547—前531年在位)。吴王寿梦之次子,诸樊之弟。《左传》谓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齐大夫庆封惧齐景公诛,先奔鲁,继而奔吴,封以朱方(今江苏镇江东)为采邑。次年派兵伐越,俘越人,
在今四川雷波县与美姑县之间,为大小凉山分界山。海拔3960米。民国常隆庆 《雷马峨屏调查记》: “黄茅埂附近及西溪河以东之地乃称大凉山。”
出:离开。形容人很特殊。又特指旧体诗末句借用邻韵。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 主谓 形容人很特殊。特指旧诗末句借用邻韵。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用于描写特
轻快的船已从万山的峡谷中驶过。 形容峡险湍急,舟行甚速。语出唐.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元.关汉卿《望江亭》一折:“收了缆,撅了桩,踹跳板,挂起这秋风布帆,是看那碧云两岸落,可便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卒】:?—145 【介绍】: 东汉人。顺帝时任中郎将,冲帝永憙元年,随滕抚讨广陵张婴军,以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及妄取缣钱三百七十五万征还,弃市。 【赵序作品 ==>】
明清两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西南地区是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明初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在这些地区任用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担任各级长官,称为“土司”。土司衙门包括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土知府、土知县等,官职世袭。土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