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族骑射赛

蒙古族骑射赛

蒙古族传统运动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精于骑射,《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战国初,赵武灵王为防备匈奴南下,改革军制,提倡“胡服骑射”,军威大增。唐代诗人高适《营州歌》云:“胡儿十岁能骑马”。蒙古族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元史·兵志三》载:“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其骑射术之精则得益于从小训练,并在围猎中臻于成熟。据宋人彭大雅《黑鞑事略》及明人萧大亨《夷俗记·教战》等载,三岁小儿即系之于鞍,从众驰骋。五六岁即教之乘马,持小弓短矢练骑射。稍长,即令上马追狐逐兔,四时业田猎,故弓马娴熟。技艺高强者,常得到首领的奖励和重用,并为大家敬重。于是骑射成为重要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项目。近现代的骑射赛一般在庙会、祭敖包或那达慕大会等活动时举行。大型比赛参加者多达100余人,中型赛亦有20—30人,男女老少均可报名。参赛者自备马和弓箭,弓、箭的长度、拉力、重量和样式可随意选择。正式比赛跑道成沟形,宽4米,深半米多,长85米,设3个靶位,靶距25米,第1、2靶设在射手左侧,第3靶在右侧。靶以1尺见方的布袋制成,内装棉花,头靶为彩色布袋。二、三靶为白色布袋,分悬于两米高的木架上。靶与跑道中心线距离两米。规定每人射9支箭,分3轮射完。比赛开始,运动员背上弓和箭囊,装3支箭,乘马至起跑线,裁判发令后起跑,跑动中摘弓、抽箭、搭箭发射,顺序射靶。最后以3轮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前3名,颁发奖品。非正式比赛则因陋就简,由参赛者自拟规则,着眼于练习。

猜你喜欢

  • 曾棨应制赋《青海天马歌》。

    《翰林记》卷一二《应制诗文》:“三月乙未(二十九),次清水源,水皆苦咸,不可饮,人马俱渴。明日营西北二三里许,忽有泉涌出,清澈可爱,命广与荣往观,遣中官以银瓶汲取,上亲尝之,味甚甘美,赐广等饮讫,士马争趋之,皆给足。命曰‘神应泉’。又明日(四月初一),应制

  • 鱼梁山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望城山” 条下: “又鱼梁山,在县(治今陆城镇) 南一里。山下有湖,渔者取鱼于此。”《清一统志·岳州府一》: 鱼梁山 “山下有湖,产鱼特美”。

  • 薛涛

    约758—约832或770—832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洪度。女。随父入蜀,父亡,入乐籍。知音律,工诗。西川节度使韦皋(一说武元衡)拟奏为校书郎,事未行,但时人亦称女校书。出入幕府,历事十一镇。晚年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好以松花小笺或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书法笔力

  • 悟真(?—889?)本年(851)至长安,授京城临坛大德。

    原为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

  • 剑河县

    地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之一。元代属楠木洞长官司,隶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置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旋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1414),属新化府。宣德(1426—1435)时,属黎平府。清雍正八年(1730),置清江厅,属之。乾隆元年(1736),以厅地柳霁寨置县丞,属天柱县。民国三年(1914),改清江厅为剑河县,改柳霁寨置分县,属剑河

  • 读音:Cōng《姓氏词典》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葱勿雅。”未详其源。

  • 耶律的碌

    辽代将领。名又记作的禄、敌鲁。字耶宁。契丹族。为辽太祖阿保机伯父※耶律释鲁之后。史载其熟知兵马。以为国尽力,被圣宗称作“千里驹”。初入仕,为右皮室详稳。统和二十八年(1010)八月,从驾讨高丽,渡鸭绿江,围铜州(今朝鲜平安北道林东郡),生擒康肇、李玄蕴、卢戬、杨景、李成佐等数员大将,获大捷。圣宗喜赐御马及细铠。随取铜、霍、贵、宁等州,直克其首府开京(今朝鲜开城)。二十九年(1011),擢北院大王,

  • 孟弄州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耿冻路。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 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治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勐落。属车里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 政事令

    官名。辽代置。南面官,太祖时,始命韩延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世宗建政事省,名义上以政事令为长官,但实际上此职多为大臣加官,政事省改称中书省后,政事令亦改称中书令。 【检索政事令 ==>】 古籍全文检索:政事令     全站站内检索:政事令

  • ①朝代名。包括西汉(前汉)、东汉(后汉)。公元前206年刘邦(即汉高祖)灭秦,后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疆域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以及越南北、中部,北到大漠,东北迤至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