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后汉书·申屠刚传》

《后汉书·申屠刚传》


后汉书
原文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䲡、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申屠刚传》) 

译文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申屠刚本性端方正直,常羡慕史䲡、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族人都不得到京交游做官,申屠刚心中一直疾恨这件事。等到后来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便上书对策说:臣听说王者如果顺从天地,掌管官爵主持刑法,绝不敢将高官私授给自己的宗亲,也绝不敢拿天罚来赦免自己的亲人。陛下应顺从圣君的圣明之德,幡然觉悟过来,对内能与亲人和睦共处,对外杜绝所有奸邪阴谋。上书呈奏上去后,王莽便让元后下诏书说:“申屠刚所言都是离经妄说,违背大义,应罢官回家。” 
    后来王莽篡位,申屠刚就躲避到河西,转到巴蜀,往来二十多年。等到隗嚣占据了陇右,他想背弃汉朝而归附公孙述。申屠刚游说隗嚣说:“我听说百姓所归顺的人老天就会成全他,百姓所叛离的人老天就会放弃他。我想本朝光武帝躬行圣德,兴举义兵,恭奉天意惩戒恶人,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真是上天所赐之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将军应当向上顺应天意,向下报答人民的期望,为国立功,可以永远无忧。遭人嫌疑的事,圣人是绝不会做的。以将军的威望,即使远在千里,您的一举一动,能不慎重小心吗?现在玺书几次下达,委以国是昭示信用,想与将军共同承担吉凶祸福。老百姓彼此交往,尚且还有至死不违反诺言的信用,何况是大国的君主呢!现在你到底怕什么又想要什么,这样久疑不决呢?一旦有意外之变,对上您辜负忠孝之士,对下您愧对当世贤众。预言没有到达时,当然是虚语,但一旦到达,又来不及了,所以我用忠言极力劝谏您,希望得到接纳。愿您反复思考我的谏言。”隗嚣不接受,最后叛汉附从公孙述。 
    建武七年,有诏书征召申屠刚。申屠刚将归,又写信给隗嚣说:“我听说一意专行的人很孤立,拒绝纳谏的人容易阻塞,孤立阻塞的政治,是亡国的先兆。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专己独见当做高明,而以普世万物的众心当成自己的本心。顺应百姓者就会昌盛,违逆百姓者就会灭亡,这是古今共同的道理。将军是在布衣平民之时被乡人所推选出来的,一直以来都是以忠孝闻名,因此士大夫不远千里而来,就是因为仰慕欣赏您的高德大义。现在如果想决意侥幸行事,哪里还有什么德义呢?”隗嚣不接受。申屠刚到洛阳,拜为侍御吏,又迁为尚书令。 
    光武帝曾想出外游览,申屠刚以陇蜀尚未平定为由,认为皇上不应该宴逸享乐。意见未被接受,(申屠刚)就以头(当做止轮木)顶住车轮,光武帝于是停止了游览。当时内外许多官吏,多半是皇帝自己选举出来的,又加上法令严密监察他们,群臣的公职事务都过于劳苦,那些尚书近臣们,甚至也被当众鞭捶仆地牵拽,可是群臣中没有敢上前直言的。而申屠刚每次都极力劝谏,又多次进言皇太子应当进入东宫,选任贤保,以成就太子大德,光武帝都不接纳。因他多次直谏有违旨意,几年后,被外放为平阴令。后来又征召回朝拜为太中大夫,因病辞去官职,在家去世。 

《后汉书·申屠刚传》    《后汉书·申屠刚传》(二)    

猜你喜欢

  • 史缵烈

    【介绍】: 明常州府金坛人。崇祯六年任山阴知县。濒海飓风,死者十余万,缵烈具棺衾收瘗之,且筑塘埧以防灾。升黄州知府,时农民军欲攻黄州,缵烈置守具,筑墩台,加强防御,农民军不得渡江。 【史缵烈作品 ==>】 

  • 平乐坝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嘉庆《邛州志》卷3邛州:平乐坝在“州南三十五里。宋初尝移火井县治此。《九域志》:火井县有平乐镇”。

  • 杨集始

    ?—503武兴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文弘之子。南齐建元四年(482),父卒,堂兄杨后起继位。他被北魏封为白水太守。既而,自立为王,被后起击败。永明元年(483),被齐封为秦州刺史。次年,加封辅国将军、北秦州刺史。四年(486),后起卒,继位。南齐以其为辅国将军、北秦州刺史、平羌校尉、武都王。北魏亦封其为征西将军、武都王。遣使通好于魏、齐。十年(492),率众攻汉中,至白马(

  • 访戴人

    借指访友之人。唐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参见:○访戴 【检索访戴人 ==>】 古籍全文检索:访戴人     全站站内检索:访戴人

  • 且莫车

    见“车牙若鞮单于”(281页)。

  • 眼明手捷

    见“眼明手快”。元无名氏《盆儿鬼》3折:“想起俺少时节~,体快身轻,到如今老了也腰曲头低。”

  • 赵仲湜

    【生卒】:?——1137字巨源,初名仲泹,楚荣王宗辅子。熙宁十年(1077),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钦宗即位,授靖海节度使,改今名。召知大宗正事,未行,汴京失守。康王即位于南京,仲湜率众往谒,诏袭封嗣濮王,加开府仪同三司,授检校少保、少傅。卒,追封仪王,谥恭孝。仲湜事母以孝著称,酷嗜珊瑚。

  •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从:随。 比喻人们在广阔的空间里无拘无碍的活动。语出《诗话总龟》前集卷三〇引《古今诗话》:“(大历末禅僧元览)题诗于竹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见《古今诗话》,本大历诗僧元览诗,谓‘大海从鱼跃,

  • 田单墓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北皇城乡安平故城内。田单,战国时齐将,临淄人。初为市吏。燕将乐毅伐齐时, 田单退守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先用反间计,使燕惠王改用骑劫为将。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举收复失地七十余城,被齐襄王任为相国,封安平君。据民国《临淄县志》载:“田单墓,在安平城中,石槽城西里许,高数丈。”

  • 北邙

    山名。在洛阳北。汉、魏、晋王公贵族多葬于此。张籍《北邙行》:“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后世常借指墓地或咏死亡之事。权德舆《哭刘四尚书》:“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