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管宁皂帽

管宁皂帽

源见“辽东帽”。称隐士冠饰。用以表示纯洁高尚的节操。清 徐乾学《怀友人远戍》诗:“千载管宁传皂帽,难从辽海问生涯。”


【检索管宁皂帽 ==>】 古籍全文检索:管宁皂帽     全站站内检索:管宁皂帽

猜你喜欢

  • 安心定志

    并列 安定心绪,确立志趣。《西游记》4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再勿胡为。”△描写使人确立志向的用语。→安魂定魄

  • 乙未(十三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苏绅为契丹国母生辰使,右正言、知制诰吴育为契丹主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

  • 爬灰

    同“扒灰”。《红楼梦》七回:“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郭沫若《卓文君》三场:“这样挽着我做什么,你这想爬灰的老忘八!” “爬灰”,一作 “扒灰”,在民间是公公偷媳妇的隐语。公公淫于儿媳,跟 “爬”( 或扒) 与 “灰”有什么联系呢? 人们对这

  • 七尺之躯

    七尺:古代七尺长,略比今短。指成年男子的身躯。《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也借指男子的生命或人格。 偏正 七尺高的身躯(古尺短于今尺)。指男子身体,引申为男子汉的风度、气概和为人。语出《荀子劝学》:“

  • 喜塔拉

    读音:Xǐtǎlā《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雍正时吏部尚书迈柱,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 所收之 “喜塔喇” 氏。) 又,《中国人的姓名·满族》据 《喜塔拉氏谱书·序》载: 来保,乾隆时英武殿大学士,其先世“于明中叶迁于长白山喜塔拉地方,践土而居,因以为氏。”是 “喜塔拉”本地名,后以地为氏。后或改为单姓“唐”。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

  • 铁利

    亦作铁骊、铁离。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开元年间,多次贡唐。渤海盛时,以其境置铁利府,下设六州。其地约在今黑龙江依兰附近松花江以西地区。辽灭渤海后,其民一部分向东北迁徙,一部分被迁至今沈阳附近等地。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曾求汉籍、佛像。自辽太祖阿保机至天祚

  • 满速儿

    ?—1545 明土鲁番速檀。阿黑麻长子。弘治十七年(1504)嗣位。正德九年(1514),诱哈密忠顺王拜牙即叛,复据哈密城。屡掠甘肃河西地。后部众离散,各称雄长,势力渐衰。 【检索满速儿 ==>】 古籍全文检索:满速儿     全站站内检索:满速儿

  • 火烟溪

    在今广西横县西。《方舆纪要》卷110永淳县:火烟溪“在县东三十里。源出广东灵山县。……下流皆入于郁江”。

  • 洪亮吉《与孙季逑书》

    洪亮吉原文: ①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似?亮吉三千里外,每有造述,手未握管,心悬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 ②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1)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

  • 宪衔

    官制用语。唐、宋兼御史台官,称宪衔。唐朝后期,始授御史台兼官,以示优崇。宋朝分兼御史大夫,兼御史中丞、兼侍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兼监察御史五等。以授武臣、宗室及禁军将校。通事舍人、内殿崇班以上武臣,初除即加兼御史大夫。宗室副率以上及初除军头等军职,经恩加兼监督御史,再经恩则依次迁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