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胤
【介绍】:
五代诗人。胤,宋人避讳作裔。生卒年、籍贯不详。后唐长兴三年(932)为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幕判官。清泰元年(934)迁左谏议大夫,充端明殿学士。历刑部尚书。二年(935),迁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出为河中节度使。后唐亡,仕后晋。天福四年(939)以兵部尚书致仕。后周广顺元年(951)复起为尚书、右仆射。显德元年(954)以太子太保致仕。《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旧五代史》卷四六、四七、七六,《新五代史》卷七、二七、五五。
【介绍】:
五代诗人。胤,宋人避讳作裔。生卒年、籍贯不详。后唐长兴三年(932)为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幕判官。清泰元年(934)迁左谏议大夫,充端明殿学士。历刑部尚书。二年(935),迁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出为河中节度使。后唐亡,仕后晋。天福四年(939)以兵部尚书致仕。后周广顺元年(951)复起为尚书、右仆射。显德元年(954)以太子太保致仕。《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旧五代史》卷四六、四七、七六,《新五代史》卷七、二七、五五。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轩 岐,本为黄帝轩辕氏与其臣岐伯的并称,被视为中国医药的始祖。后借指医术。元丁复《赠杜一元》诗:“传家况有轩 岐閟,展手活人非我职。”【词语轩岐】 汉语词典:轩岐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水经·沔水注》:浐口水 “其水承大浐、马骨诸湖水,周三四百里,及其夏水来同,渺若沧海,洪潭巨浪,萦连江、沔”。
同“西州路”。清黄景仁《贺新凉.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词:“闻说东山丝竹尽,谁恸西州门路。翁矍铄,依然如故。”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何灌子。官至閤门宣赞舍人。从父战,箭贯左臂,病创死。 【何蓟作品 ==>】
官署名。北宋置于澶州,掌就近治理河渠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或置外都水使者领之。又置南、北外都水丞司,以外都水丞领之,分治河事。徽宗宣和三年(1121)罢。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复置,十年罢归工部。宋都水监置局于澶州,号称都水外监。元丰改制后有时置外都水使者,就近治理河渠之事。又置南北外都水丞司,以南北外都水丞各一人主管,下设都提举官八人,监埽官一百三十五人,分治河事。宣
源见“凤凰池”。美称中书省。唐 温庭筠《休浣日西掖谒所知》诗:“荀令凤池春婉娩,好将馀润变鱼龙。” 【典源】《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引《晋中兴书》曰:“荀勖,字公曾,从中书监为尚书令。人贺之,乃发恚云:‘夺我凤皇池,卿诸人何贺我耶?’”《晋书荀勖传》:“
村名。在山东省垦利县东部、虹吸沟与三排沟交汇处以北。属永安镇。人口740。1937年“七七事变”前,此地农民曾向山东省官办的“惠鲁学团”纳租。“七七事变”后,“惠鲁学团”撤走,田地归其佃农。1941年建村时,取“惠鲁学团”前二字得村名“惠鲁”。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绿
《世说新语.德行》:“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东晋时,临川郡守周镇罢郡还都,丞相王导前来送行,适逢天降暴雨,见周镇所乘的船既小又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一里。西汉景帝五年(前152)于县治东二里营建阳陵,遂改名阳陵县。②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三国魏为弋阳郡治。南朝梁普通八年(527)改为北弋阳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复为弋阳县,治所移至今潢川县。北齐改为定城县。③隋开皇十二年(592)以葛阳县改置,属饶州。治所即今江西弋阳县。《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以地居弋江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乌江东。《元和志》 卷30黔州洪杜县: “因县东一里洪杜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