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刺
太守和刺史。《宋史·胡寅传》:“遴选守刺,久于其官。”
太守和刺史。《宋史·胡寅传》:“遴选守刺,久于其官。”
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西南黄堡镇。十六国时姚兴自杏城进据黄洛,即此。北宋时为黄堡镇。
①三国吴赤乌中分陵阳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五里青通河东岸。西晋属宣城郡。南朝梁属南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废。 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房子县置,属赵郡。治所即今河北临城县。《元和志》 卷17临城县: “以县西南十里有古临城,因改名。” 乾元初属赵州。
元衡州安仁人,字明初。由缑山书院山长,累官右卫率府教授。与许有壬兄弟、父子善。尝撰《圭塘欸乃集》。
《左传.昭公三年》:“齐侯田于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后亦谓因年老而力不从心。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虽
书名。清末邹渭三撰。四卷。分“拳匪”、“联军”上下、“马贼”等四篇,记义和团在榆关之活动、沙俄侵略军经过榆关情形等史事,起光绪二十六年(1900),迄次年二月,其中对英、法各国抵制沙俄独占榆关的矛盾,及八国联军劫掠等暴行,亦有所揭露。 【检索榆关纪事 ==>】 古籍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自老爷岭东至日本海皆为其地;旧有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治)东北。 《三国史记》载:高句骊始祖东明王十年(前28)十一月派兵灭之,以其地为城邑,遂并入高句骊。因弱小,汉魏时为躲避挹娄人“乘船寇钞”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汉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晋崔豹《古今注》:“所谓赤乌者,朱鸟也。其所居高远,日中三足乌之精,降而生三足乌。何以三足?阳数奇也。”后因以“三足乌”指日。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典源】《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 (cun)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 并列 伸出拳头,挥舞衣袖。《二刻拍案惊奇》卷22:“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说强夸胜,自称好汉。”△多用于形容粗野的姿态。
【生卒】:?——1796 字广铨。广东平远人。监生,捐纳为湖北保康县典史。嘉庆元年,湖北白莲教起事时,坚守保康,城破被杀。 【萧水清作品 ==>】
应募之人。东汉兴平元年(194),吕布与曹操战于濮阳,操募人陷阵,司马典韦将应募者进当之,谓等人曰:虏来乃白。胡三省注:“等人者,立等以募人,及等者,谓之等人。或曰:等人,一等应募之人也。”(《资治通鉴献帝兴平元年》) 【检索等人 ==>】 古籍全文检索: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