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卣(集成05396),的祖父,生世在商代晚期。杜乃松先生認爲此毓祖丁可能指商帝辛(紂)的祖父文丁(見《談毓祖丁卣等三件商代長銘銅器》《文物》1984年10期)。
【介绍】:
見卣(集成05396),的祖父,生世在商代晚期。杜乃松先生認爲此毓祖丁可能指商帝辛(紂)的祖父文丁(見《談毓祖丁卣等三件商代長銘銅器》《文物》1984年10期)。
42` 源见“安世补亡”。泛指辑补佚书。宋楼钥《跋余子寿所藏山谷书范孟博传》诗:“补亡三箧比安世,偶熟此卷非张巡。”【词语补亡三箧】 汉语词典:补亡三箧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伊州。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元和志》卷40纳职县:“其城鄯善人所立, 胡谓鄯善为纳职, 因名县焉。”开元六年(718)废。十五年(727)复置。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属伊州。辽、北宋时属西州回鹘。后废。
同“瓮间吏部”。宋 苏轼《白鹤峰新居欲成》诗之二:“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五八引晋王隐《晋书》 曰:“毕卓为吏部郎,性嗜酒。比舍郎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旦视之,乃毕吏部也。”《世说新语任诞》“毕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径口村。清道光 《新会县志》 卷5有径口汛。
读音:bāo【源】 与包同(60,62)。伏羲之后有㚿氏(19,21)。【变】 亦作、庖、泡、鲍(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与‘包’ 同。 亦作 ‘’、 ‘庖’、 ‘泡’、 ‘鲍’。” 又, 《中国古今姓氏词典》 引 《路史》 云: “女皇氏㚿娲, 云姓。”女皇, 这里指传说中的女娲氏, 又叫㚿娲, 或因古传女娲继包羲之后,遂称为包娲,
源见“换鹅书”。指王羲之写的《黄庭经》。元于立《寄卢益修》诗:“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读音:Xùn/Shiunn,Syun【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官名。西晋始置,隶少府。掌管宫人疾病、罪罚、丧葬等事,管理使役从坐为奴罪犯家属。东晋或省少府,其制不详。南北朝仍置,梁、陈隶大长秋;北齐隶长秋寺,为奚官署长官,以宦者充任。隋初置二员,从八品,隶内侍省。大业三年(607),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参用士人。唐复用宦者
借指诸侯的才略。《庄子.说剑》:“诸侯之剑,以智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
在今云南洱源县西。《方舆纪要》 卷117浪穹县: 鱼子淜 “在县西。水色青碧,流合于宁河。一名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