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连集镇
在山东省曹县东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普连集,人口9000。此地昔日多产蒲莲故名,后简写为普连。1949年分属曹县三、四、五区,1953年属第十五区。1957年建普连集乡,1958年建普连集公社,1983年改建普连集镇。2001年莘冢集乡并入。主产小麦、棉花。是曹县大黄牛、青山羊、青猾皮主要生产基地。有桐草工艺、草柳编织、肉联、砖瓦、面粉、地毯、轻工机械、预制件等厂。京九铁路和临商、鱼曹公路经此。
在山东省曹县东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普连集,人口9000。此地昔日多产蒲莲故名,后简写为普连。1949年分属曹县三、四、五区,1953年属第十五区。1957年建普连集乡,1958年建普连集公社,1983年改建普连集镇。2001年莘冢集乡并入。主产小麦、棉花。是曹县大黄牛、青山羊、青猾皮主要生产基地。有桐草工艺、草柳编织、肉联、砖瓦、面粉、地毯、轻工机械、预制件等厂。京九铁路和临商、鱼曹公路经此。
即白超垒。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元和志》卷5新安县: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垒,一名白超坞”。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仙掌峰之南。高齐仙掌,而险怪特甚。明 《八闽通志》 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 接笋峰“一名仙接石,状如笋立,其半有痕,如断面复续”。
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明末,从父避难,至震泽、福建、广东各地。父子相失。寻父十三年始得,继母徐氏家富,有贼迫其引盗徐家,不从,被杀,
据四库提要。
古邑名。战国越邑。在今浙江省余姚市东南。《战国策楚策》:范环对楚王曰:“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秦置句章县。
明年十二月,陈衍选其诗六百首刊于武昌,曰《木庵先生诗》,后有冯煦跋。《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七十收其诗二十一首,诗话云:“木庵雅才旷抱,诗近白苏,于袭美、鲁望、山谷、后山、放翁诸家皆有神契。晚于诗律尤细,纵笔为之,格严气肆。其诗云:乐天有何好,有意都能言。真造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之诏时,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总管全国各项事务。领司会中大夫、宗师中大夫、左右宫伯中大夫、御正中大夫 (后置上大夫)、御伯中大夫(后改纳言中大夫)、膳部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太府中大夫、计部中大夫、司内上
?—166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七年(1642),随军征明,率本甲喇兵败敌。顺治元年(1644),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继随豫亲王多铎南征,于潼关山上败义军。三年(1646),从贝勒博洛平定福建。五年(1648),从征南大将军谭泰赴江西征叛将金声桓,率本固山兵助击,败敌建武侯王得仁之5千兵。进攻南昌府,率兵先登克其城。论功加世职为三等轻车都尉。七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境内、罗山西南。因有煤窑得名。西北—东南走向。为断块山,分北、中、南三段,均为黄土覆盖。主峰海拔2169米。西侧为中国第三纪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主要产地之一。有煤矿。
在湖北省东部蕲春县东北、蕲河上游。因大坝位于大同镇而得名。建于1962年。控制流域面积176.5平方千米,总库容2.7亿立方米。拦河坝长446米,高37.5米。建有水电站,年发电量780万千瓦时。可灌溉农田19万亩,养殖水面1.1万亩。以灌溉和防洪为主,兼具发电、养鱼、航运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