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县

蒲县

隋大业二年 (606) 改蒲子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南二里。三年改属龙泉郡。唐武德二年 (619) 移治今蒲县,为昌州治。贞观元年 (627) 改属隰州。金兴定五年 (1221) 升为蒲州。元至元三年 (1266) 废,三十一年复置蒲县,属隰州。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属平阳府。清属隰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西麓。属临汾市。面积1510平方千米。人口10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蒲城镇。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蒲子县,治今县东南,属晋州。《郡县释名》山西卷上:“蒲子山在隰州东北五十里,世传尧之师蒲衣子隐处,汉取以名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为蒲县,治今县西,属龙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移今治,为昌州治。贞观初改属隰州。北宋仍之。金兴定五年(1221年)升蒲县为蒲州。蒙古复为蒲县。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隰州,三十一年复置,属隰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吉州,九年改属隰州。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蒲县并入吕梁县。1960年恢复原制,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昕水河、南川河、碾沟河、北小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谷子、薯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铝、油母页岩、铜、银、石豪、陶土、硫黄、石灰石、白云石、长石、石英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冶金、化工、铸造、建材、机械、食品、焦化等。临大、赵克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柏山东岳庙、薛关村龙王庙旧石器遗址。


猜你喜欢

  • 王钰五

    【生卒】:?——1512 抚州(今属江西)人。正德初聚众万余人在东乡起义。正德七年(1512)明左都御史陈金率军镇压,他与徐仰三、傅杰一、揭端三等首领作战失败,被俘牺牲。 【王钰五作品 ==>】 

  • 张章

    【生卒】:?—前58 【介绍】: 西汉颍川人。宣帝时北阙上书,寄宿霍氏第,卧马厩间,夜闻养马奴相与语霍光子孙欲谋反状,因上书告发。封博成侯。 【张章作品 ==>】 

  • 碧纱笼句

    同“碧纱笼”。元马熙《摸鱼子》词:“丈夫志不期温饱,愧尔碧纱笼句。”

  • 疥壁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大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 陟屺寺,道高有风韵,人不可得而亲。张璪尝画古松于斋壁,符载赞之,卫象诗之,亦一时三绝。览悉加垩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后因以“疥壁”为讥诗画粗劣之典。亦用于自谦。宋陈造《次韵苏监仓》:“逢人争食有处有,疥壁留诗无处无。”清赵翼《西湖寓楼即事》诗:“衰年敢作重来想,临去多留疥壁诗。”【词语疥壁】   汉语词典:疥壁

  • 唐英自序《转天心》传奇。

    署“乾隆昭阳大渊献之岁桂花令节,蜗寄居士识”。自序云:“天之外无所信,心之外无所守。守其心以信天,信其转以验守。圣贤之训,何肯自外?释老之教,亦难妄评。惟即其事以揆理,即其理以揆心。心与理洽,而人心转矣;理与事宜,而天道合矣。”又,董榕序云:“蜗居先生《转

  • 案头萤火

    同“案上萤”。清孙枝蔚《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诗:“案头萤火干虽久,瓮里葡萄满自如。”

  • 朱绪曾自刊《北山集》诗三卷于《金陵朱氏家集》中。

    绪曾(18O5—1861)字述

  • 元恪

    即“北魏宣武帝”。 【检索元恪 ==>】 古籍全文检索:元恪     全站站内检索:元恪

  • 慈氏山

    即第一山。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天台山。《清一统志泗州》: 第一山 “在盱眙县治东,为县治主山。旧名慈氏山。上有米芾书 ‘第一山’ 三字,因名”。

  • 化楼镇

    在山东省乐陵市西南部。面积81.8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化楼,人口1430。明永乐年间化氏从寿光迁来落居,因村有一土楼得名化楼。2000年化楼、张屯二乡合并设立化楼镇。跃丰河、马颊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有皮箱、油棉加工、蓬布加工、砖瓦、骨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