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吴嘉纪(1618一1684)卒。

  吴嘉纪(1618一1684)卒。

据杨积庆《吴嘉纪年表》(见《吴嘉纪诗笺校》附录)考证。汪懋麟《吴处士墓志》:“处士生于前明万历戊午九月二十二日,殁于国朝康熙甲子春三月,年六十有七。所为《陋轩诗》若干卷,板行于世。”卒日相差二月。又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谓吴嘉纪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年六十八,似有误。《清史列传•文苑传》:“吴嘉纪,字宾贤,江苏泰州人。布衣。家安丰盐场之东淘,地滨海,无交游,自名所居曰陋轩。贫甚,虽丰岁常乏食,独喜吟诗,晨夕啸咏自适,不交当世。郡人汪楫、孙枝蔚与友善,时称道之。遂为王士禛所知,尤赏其五言清冷古淡,雪夜酌酒为之序,驰使三百里致之。嘉纪因买舟至扬州,谒谢定交。由是四方知名士,争与唱和。嘉纪工为危苦严冷之词,尝撰《今乐府》,凄急幽奥,能变通陈迹,自为一家。所著《陋轩集》,多散佚,友人复裒集之,为四卷。其诗风骨遒劲,运思亦劖刻,由所遭不偶,每多怨咽之音,而笃行潜修,特为一时推重云。”卓尔堪《明遗民诗》卷八选吴嘉纪诗六十三首,小传云:“吴嘉纪,号野人,字宾贤,泰州安丰场人,布衣。性情浑朴,生平不事游览,与孙枝蔚、汪楫交最善,著有《陋轩诗集》,为海内大家。乐府、五、七言古,尤擅绝一时。”王士禛《分甘馀话》卷四:“吴嘉纪,字野人,家泰州之安丰盐场,地滨海,无交游,而独喜为诗。其诗孤冷,亦自成一家。其友某,家江都,往来海上,因见其诗,称之于周栎园先生,招之来广陵,遂与四方之士交游唱和,渐失本色。余笑谓人曰:‘一个冰冷底吴野人,被君辈弄做火热,可惜。’然其诗亦渐落,不终其为魏野、杨朴。始信余前言非尽戏论也。”王士禛《悔斋诗集序》:“予居扬州三年,而后知海陵吴嘉纪。嘉纪贫士,所居濒海斥卤之地,老屋败瓦,苦竹数亩蔽亏之;蛇虎蒙翳。鼪鼯啼啸,人迹昼绝,四方宾客之所不至。嘉纪苦吟其中,不求知于人,而名亦不出百里之外。广陵去海陵百里,嘉纪所居,去海陵又百里;虽见其诗,而无由见其人。一夕雪甚,风籁叫窱,街鼓寂然,灯下检箧中故书,得嘉纪诗,读且叹,遂为其序。明日,遣急足驰二百里,寄嘉纪于所居之陋轩。嘉纪感余意,为余刺舟一来郡城,相见极欢。始余知嘉纪,以前户部侍郎浚义周公,周公知嘉纪则以汪楫。汪楫字舟次,嘉纪所为赋《管鲍篇》者也。窃以为真赏日稀,有才如嘉纪,天下之人不知之,乡曲之人不知之,及其妻孥亦且骇异唾弃之,举世无知之者,而独有一汪楫知之,然则楫之为人何如也?”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六选吴嘉纪诗十九首,小传云:“渔洋诗以学问胜,运用典实而胸有炉冶,故多多益善,而不见痕迹;陋轩诗以性情胜,不须典实而胸无渣滓,故语语真朴,而越见空灵,然终以无名位人。予持此论而众人不以为然,然其诗具在,试平心易气读之,近人中有此孤怀而高寄者否?”《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八二著录吴嘉纪《陋轩诗》四卷:“国朝吴嘉纪撰。嘉纪字野人,泰州人。泰州多以煮海为业,嘉纪多食贫吟咏,屏处东淘,自名所居曰陋轩,因以名集。其诗颇为王士禛所称,后刊板散佚。此本乃其友人方于云裒集重刻者也。其诗风骨颇遒,运思亦复劖刻,而生于明季,遭逢荒乱,不免多怨咽之音。”陈田《明诗纪事》卷一〇选吴嘉纪诗三十六首,按语云:“陋轩古诗,序事得之史公,沉痛得之少陵。五七律俊爽,亦不失为元遗山。明末诗家,可与孟贞抗行。”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六选吴嘉纪诗十九首,《诗话》云:“国初诸家,有以质朴胜者,杜茶村、孙豹人及陋轩皆是。陋轩闭门觅句,绝依傍,谢文饰,戛戛独造,清旷遒上,要不失为邢石臼、潘南村一流人。渔洋‘火热’之嘲固非定论,潘四农盛为称许,与亭林并论,亦未免推崇稍过也。”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一著录吴嘉纪《陋轩诗》六卷、《陋轩诗》十二卷、《续集》二卷:“吴嘉纪,字宾贤,号野人,泰州人。明诸生。能忍饥,有志节。卒于康熙二十三年,年六十七。事具《清史列传》,有《陋轩诗》。据康熙十八年汪懋麟序,野人诗初集为周栎园所刻,汪华斯分司东淘为再刊其集,方于云复裒其前后诗刊之,懋麟所序即此本也。计东序初集之刊在康熙戊申(七年),先于于云十二年。吴周祚序于云所刊共四百馀首。今六卷本,盖嘉纪殁后,其友程岫所刊者,后于于云凡五年。陆廷抡《江村诗序》:‘甲子秋客广陵,再过云家,则野人已前死数月,遗稿多放失未梓,云家悉捃拾排缵,付其友汪悔斋太史发梓为《陋轩集》六卷,凡一千十二首。’《江村诗》者岫所撰,云家为岫之字。嘉道间宿州王相有信芳阁活字重刻本,泰州缪中有十二卷本。夏荃得未刻诗三百六十馀首,选出百二十首,编为续集二卷。于是嘉纪之诗,先后凡七刻。其诗学杜,得其神,遗其貌。若《风潮行》《朝雨下》《残夜不寐闻佣者鞭碾稻》《东家行》《粮船妇》《归东淘答汪三韩过访》《催麦村》《挽船行》《归里与胡石明》《德政诗五首》《采葑行》《堤绝诗十首》《望君来三首》,诸诗字字皆血泪也。彼赋冶春词者乌能知之!近人有以之拟卢全者,亦非。”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五著录吴嘉纪《陋轩诗》十二卷、续二卷(道光间泰州夏氏刻本):“诗集初刻八卷,周亮工选订,康熙初,赖古堂刊。汪芾斯重刊本。康熙十八年,方于云复裒其前后诗刊之,编为四卷,即《四库存目》著录本。二十三年,其友程岫字云家,捃旧稿为六卷,由汪懋麟付梓,乾隆间泰兴陈汕校补刊行。嘉道间泰州缪中刻十二卷本。又有王相信芳阁活字本,即《清初十大家集》本。后夏荃据缪本增补未刻诗一百二十首为续编,即此本。首载周亮工、王士禛、孙枝蔚、计东、吴周祚、汪懋麟、陆廷抡序。嘉纪诗学杜,极写社会荒乱与民生艰苦……其间寄以易代之悲,尤见郁勃。伏居海滨,结纳李沂、邓孝威、冷士嵋、方文、龚贤,多遯迹之士。与施闰章、钱陆灿、汪楫、孙枝蔚、汪懋麟、吴麐、王士禄、士禛兄弟,亦有酬答。晚年则与戴胜徵往还较密……其诗目击流离,伤于荆棘,固自不可磨灭。而周亮工为之扬扢,故当日即成名家……柯振岳《兰雪集读遗敏诗》云:‘耆艾沉埋不怨穷,老来鸣盛气如虹。陋轩集抵精华录,此论吾尤仰至公。’然王、吴贵贱不同,岂能比埒耶。后来知音者益众,淮海诗人尤奉以为宗。”杨积庆《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猜你喜欢

  • 肉鼓吹

    宋人《外史梼杌》(《类说》二十七卷):五代蜀李匡远凶暴苛刻,一日不行刑,便惨然不乐。他听到笞挞之声时,便说:“此吾一部肉鼓吹。” 笞挞,指用鞭板棍棒等拷打人。鼓吹,谓鼓钲箫笳等各种乐器的合奏,犹言今日交响乐。

  • 奥屯忠孝

    金大臣。本名牙哥,字全道。懿州(治今辽宁阜新县东北)胡土虎猛安人。女真族。奥屯氏。大定二十二年(1182)进士。由蒲州司侯,升校书郎兼太子司经。累迁翰林待制,权户部侍郎,佐参知政事胥持国治河。以功授河平军节度使,兼都水监,改沁南军节度使,坐事降宁海州刺史。累官太子少傅兼礼部尚书。金宣宗(1213—1224在位)即位,附和胡沙虎议,降卫绍王为庶人。旋拜参知政事。中都(今北京)被蒙古军包围,缺粮,奉诏

  • 龙翰凤雏

    比喻杰出的人才。《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颜 冉龙翰凤雏,曾 史兰薰雪白。”李善注:“习凿齿《襄阳记》曰:‘旧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 并列 龙翰,龙毛,龙鳞。凤雏,幼凤。比喻英才。《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曾史兰薰雪白。”△褒义

  • 金莲花烛

    唐.裴廷玉《东观奏记》上:“上将命令狐綯为相,夜半,幸含春亭召对,尽蜡烛一炬,方许归学士院,乃赐金莲花烛送之。院吏忽见,惊报园中曰:‘驾来!’”此典又见《新唐书.令狐綯传》。 令狐綯字子直,宣宗时为吴兴太守,因白敏中推举,召回翰林院供职。金莲花烛,本是皇帝

  • 董家湖

    一名董湖。在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方舆纪要》 卷77孝感县: 董家湖在 “县东五里。又东为天门陂,皆以董永名也”。

  • 三足鼎立

    同“三足鼎”。柳青《创业史》一部十章:“他平生的理想,是和下堡村的杨大剥皮、吕二细鬼,三足鼎立。” 见“鼎足三分”。鹏喜《河祭》:“它与长江遥相呼应,齐头并进,执鬼斧,动神功,将偌大个都市造化成两水相隔,~的天下奇境。”

  • 秋登万山寄张五

    【介绍】:孟浩然作。见《秋登兰山寄张五》。

  • 茄芦城

    一作葭芦城。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三国时,魏将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建城设戍。东晋南北朝时,仇池氐族杨氏以此为戍守重地。《宋书·氐胡传》: 元嘉间,“ (杨) 文德既受朝命,进戍茄芦城”。泰始间,“ (杨) 文和从弟僧嗣,复自立,还戍茄芦,以为宁朔将军,仇池太守”。升明元年 (477) “虏 (指北魏) 破茄芦,(杨) 文度见杀”。

  • 刘应秋

    字士和,吉水(今属江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编修,升南京司业。十八年疏论首辅申时行不能竭诚谋国,专事蒙蔽。语并侵次辅王锡爵。后历任日讲官、祭酒。好讥评时事,以此取忌,被废黜。归数年,卒。崇祯时,赠礼部侍郎,谥文节。 【生卒】:?—1600【介绍】: 明江西

  • 克勤

    【生卒】:1063—1135【介绍】: 宋僧。彭州崇宁人,俗姓骆,字无著。参五祖演禅师悟法,住成都昭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康蒋山,学者争赴之,名闻京师。高宗建炎初,宰相李伯纪奏住金山龙游寺。诏诣行在入对,赐号圆悟禅师。后还蜀,复住昭觉寺。卒谥真觉禅师。有《碧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