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高其倬卒于宝应舟次,年六十三。

高其倬卒于宝应舟次,年六十三。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九二、杨锺羲《雪桥诗话》卷三、袁枚《户部尚书两江总督高文良公神道碑》《小仓山房文集》卷二)。《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二○:《味和堂诗集》六卷,“是编卷一名《白蘋红杏集》,为诗一百二首;卷二名《懒后忧余集》,为诗一百一首;卷三名《滦阳消夏集》,为诗六十二首;卷四名《塞上集》,为诗五十九首;卷五诗一百二十四首,卷六诗一百十四首,则并为《知非集》云。《白蘋红杏集》者,其自序谓少年作诗,未尝存稿,存稿始于《万柳塘篇》,有‘白蘋风细鱼蒲长,红杏花深燕子飞’之句,为友人所赏,适居卷首,遂以名其集也。《懒后忧余集》者,其自序谓生平吟咏,多缘友朋,自旧游云谢,懒不作诗,丁外艰三年,又无诗可作,通括前后,篇什寥寥,故名集云云。其《滦阳消夏集》,则乙未岁扈跸山庄,起四月讫十月之作也。《塞上集》,则丙申秋随恒邸于热河,起七月迄九月之作,盖其倬隶属恒王旗下故也。其《知非集》二卷,殆扬历封疆时所作。以上五集,皆其倬卒后子恪等为之校刻,合而题曰《味和堂诗集》云。”《国朝诗别裁集》卷一八:“文良馆选后,乞假读书数年,然后就职。生平学术政治,俱有根本。所为诗其言有物,匪求于(队)[对]仗声律之末也。古体尤卓然,而外间所称,转在近体。”录其《行役晓发》等诗十二首。袁枚《高文良公味和堂诗序》:“居我朝显位而以诗圣者,其惟大司农高文良公乎?所为《味和堂集》,思沉彩鲜,声与律应,谓之唐不可,不谓之唐又不可。其真能润色休明,轶新城而上者矣。然而公诗之工,未有所闻于人间者,则因公之高爵盛业,有以掩之也。”(《小仓山房文集》卷一○)《随园诗话》卷四:“余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爱,恰无偏嗜者;于今人之诗,亦无所不爱,恰于高文良公《味和堂集》、黄莘田先生《香草斋集》有偏嗜焉。岂亦性之所近耶?”卷一四:“本朝高文良公,诗为勋业所掩,不知一代作手,直驾新城而上。如《值夜》云:‘一蓦新寒雨后生,宫槐黄叶下重城。意中故国偏无梦,风里银河似有声。万马夜嘶秋待猎,一封宵奏远论兵。杞人孤坐听残角,落月光中太白明。’其他佳句,雄壮则:‘宴罢白沉千帐月,猎回红上六街灯。’‘自在骑牛今竖子,苦辛逐鹿昔英雄。’奇警则:‘风铎闲同山魅语,鬼灯红出寺门游。’‘万点城乌惊曙鼓,一垆村酒闪风灯。’绵丽则:‘白蘋风细鱼苗长,红杏花深燕子低。’‘老树无花三月半,旧游如梦六年余。’委婉则:‘白月无声秋漏永,红灯有影夜楼深。’‘天涯日日思归日,觉有归期日倍长。’淡宕则:‘长河暂伏潜仍出,高岭遥看到恰平。’‘才穿云过扪衣润,欲觅诗行任马迟。’至于‘东南生意偕谁计,数仰江云掉白头’,则又大臣报国忧民,深情若揭矣。”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高文良公《味和堂集》,袁枚极推崇之,谓一代作手,直驾新城而上,人多疑其妄许。予观公集中,律诗皆有唐音,能切而不浮,清而不薄,造诣颇深。五古尤高,《蓟州新城》《碧云寺》诸大篇,洋洋洒洒,真挚古厚,卓然可传。合而论之:五古则胜阮亭,七古则不及阮亭,律诗在伯仲间,只可随阮亭肩行。谓胜宋牧仲、田山薑、汤西崖、陈其年诸家一筹,则诚然;谓胜阮亭,则阿好也。当与阮亭、赵秋谷、陈泽州先后并驱中原,为北方诗家四杰耳。”杨锺羲《雪桥诗话》卷三:“世但称其和雅之作,此等诗[俊按,指《南天门》《古北口》]尤为实大声宏,上追韩、杜。”《晚晴簃诗汇》卷五四录其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 雷渊

    字希颜,一字季默,应州浑源(今属山西)人,同知北京转运使雷思子。聪颖好学,善作文章词赋,为人仗义,耿直忠正。至宁间,中词赋科进士,调泾州录事,转东阿令。渐迁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县,所至有威名,奸豪不法之徒立被#杀,号称“雷半千”。历太学博士,南京转运司户籍判官,翰林修撰。正大中,暴病而死,年四十八岁。【生卒】:1184—1231金应州浑源人,字希颜,一字季默。幼孤,入太学,发愤读书。有文

  • 山阴访

    同“山阴访戴”。清 黄景仁《庐州客舍寄宜兴万黍维时黍维将来奈何余又将之泗州矣》诗:“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 【检索山阴访 ==>】 古籍全文检索:山阴访     全站站内检索:山阴访

  • 西周及諸侯年表 干支丙子 公元前825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 政 者 備 注 周 姬靜 鎬京  宣王  3   魯 敖 曲阜  武公  元  真公弟 齊 壽 營丘  武公  26  卒 晉 司徒 翼城  僖侯  16   秦 仲 清水    20   楚 熊霜 丹陽    3   宋 覸 商丘  惠公 

  • 莫堤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 “又有俟懃地何,比尚书; 莫堤,比刺史。”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廷尉垒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秦淮河入江口附近。《晋书安帝纪》:东晋义熙六年(410),卢循败建康,刘裕于“淮口筑柤浦、药园、廷尉三垒以拒之”。即此。

  • 读音:Kūn/Kuen,Kwu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见《姓源》(17,62)。【变】 亦作〔髡〕(91)。【人】 髠屯,春秋时郑国外仆,见《左传》(11)。

  • 后緍

    【介绍】:夏代人。夏后相妃,有仍氏女。相失国,后緍方娠,自窦逃出归有仍,生少康。

  • 高枕无事

    见“高枕无忧”。宋杨亿《论灵州事宜》:“度令分守边郡,贼迁可以计日成擒,朝廷可以~矣。”

  • 宁人负我

    形容为人宽宏大量。张恨水《啼笑姻缘》第十五回: “家树道: ‘宁人负我吧’ ,寿峰虽不大懂文学,这句话是明白的。” 参见:○宁我负人 毋人负我 【检索宁人负我 ==>】 古籍全文检索:宁人负我     全站站内检索:宁人负我

  • 马琾

    【生卒】:?—1674 【介绍】: 清陕西武功人,字奉璋。顺治十一年举人,授山东昌乐知县,有惠政。康熙十三年,补永嘉。总兵祖鸿勋叛应耿精忠,琾不屈,遇害,谥忠勤。 【马琾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