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颢

元颢

?—529

北魏宗室。字子明。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孙,北海王※元祥子。永平二年(509),袭父爵,封北海王。史称其“少慷慨,有壮气”。曾任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转宗正卿、光禄大夫。迁都官尚书,加安南将军。出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徐州刺史,寻被御史弹劾,除名。正光五年(524),复王爵,加都督华豳东秦诸军事、兼左仆射、西道行台。率军败胡琛属下宿勤明达等义军。进号征西将军,授尚书右仆射,迁车骑大将军。武泰元年(528),任骠骑大将军、相州刺史,以御葛荣义军。行至汲郡,适逢尔朱荣入洛阳推奉孝庄帝,诏授其为太傅。及尔朱荣杀害王公官吏于河阴,遂盘桓观望,图自安之计,与子冠受率左右南奔,被梁武帝封为魏王,由梁将陈庆之护送返北。永安二年(529)四月,即帝位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南,年号孝基(一说永安元年十月为帝建元)。败济阴王元晖业于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五月,克行台杨昱于荥阳,逼孝庄帝北逃,遂入洛阳,改元建武,自黄河以南州郡多附之。因所统南兵凌窃市里,朝野失望。后为孝庄帝、尔朱荣率师击败,自轘辕出逃至临颍(今河南临颍县西北),为县卒所杀。出帝初,追赠都督冀定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冀州刺史。

猜你喜欢

  • 洗手奉职

    比喻廉洁无私。唐代韩愈《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贼平,有司考核,群吏多坐贬,独公以清苦能检伤无漏失,迁河南仓曹。” 连动 洗手,把手洗干净,喻廉洁。比喻廉洁无私,

  • 梓姜县

    唐置,属羁縻充州。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后废。 古县名。唐置,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属充州。后废。

  • 帝阳甲

    商代国君。祖丁之子,南庚之侄。南庚卒,阳甲即位。殷自仲丁起九世以来,屡废嫡子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殷复衰乱,诸侯莫朝。

  • 被发缨冠

    借指急于救助他人。严复《救亡决论》: “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 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孟子离娄下》: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被: 同 “披”。缨: 系帽带。孟子认为假如有同屋之人相斗殴,君子会来不及束发,来

  • 赵孟頫改集贤大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

    至大二年迁去。见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公行状》。

  • 反招隐

    晋王康琚诗篇名。诗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后借以表现隐于市朝之心。孙逖《和登会稽山》:“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 林豫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顺之。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尝知通利军,与苏轼兄弟交善。苏辙贬,豫送以词,有“怒发冲冠,壮心比石”之语。历知保德、广信、邵武军及邢、邵、鄜、冀州凡七任,所至有惠政。后坐苏轼荐,入元祐党籍。有《笔铎草录》。 【林豫作品 ==>】 

  • 孙全照

    字继明,行友子。以父荫补殿直,旋隶曹彬部下,迁供奉官,历静戌、威虏二军监军。从田重进击贼立功,加西京作坊使兼知威虏军,为广韶、鄜延二路都巡检使。后历官环庆路钤辖、知永兴军府,新城都巡检。全照精悍知兵,严毅驭众。卒。 【生卒】:952—1011【介绍】: 宋莫州清苑

  • 姑苏台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越因伐吴,败之姑苏。”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越绝书》曰:‘阖闾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姑苏台是春秋时吴王阖闾建造的,据传吴王夫差与西施曾在姑苏台游玩宴饮。后以此典喻咏美女。唐.吴融《即席十韵》:“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词语姑苏台】   汉语词典:姑苏台

  • 永宁宫

    宫名,三国魏明帝郭皇后居此宫,故为之代称。《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明元郭皇后》:“明帝即位,甚见爱幸,拜为夫人……帝疾困,遂立为皇后。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