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梁书·萧渊藻传》

《梁书·萧渊藻传》


梁书
原文
    萧渊藻,字靖艺,少立名行,志操清洁。齐永元初,释褐著作佐郎。天监元年,封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为益州刺史。时天下草创,边徼未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于阶侧。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贼弓乱射,矢下如雨,从者举楯御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贼乃夜遁,藻命骑追之,斩首数千级,遂平之。进号信威将军,征为太子中庶子。藻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辞,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六年,为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北伐涡阳,辄班师,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大通元年,迁侍中、中护军。时涡阳始降,乃以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于涡阳。高祖每叹曰:“子弟并如迦叶,吾复何忧。”迦叶,藻小名也。入为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藻固辞不就,诏不许。藻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常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恒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高祖每以此称之。侯景乱,藻遣长子或率兵入援。据京口,藻因感气疾,不自疗。或劝奔江北,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因不食累日。太清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梁书•列传卷二十三》 

译文
    萧渊藻字靖艺,年少时树立了好的名声和形象,志向操守清雅高洁。齐永元初年,他入仕任著作佐郎。天监元年,萧渊藻被封为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任益州刺史。当时国家刚刚建立,边境还不安定,益州人焦僧护聚集了几万人,占据郫、繁二县后叛乱。萧渊藻此时还不到二十岁,他召集幕僚佐史商议,想要亲自出击焦僧护。有人认为不可以这样,萧渊藻大怒,将那个人杀死在台阶旁边。于是萧渊藻乘坐平肩车,到乱贼占据的营垒外巡视。乱贼弓箭乱射,箭矢如雨般射向萧渊藻,跟随的士兵举起盾牌挡住射来的箭矢,萧渊藻又命令除去,因此,人心大安。乱贼就在夜裹悄悄溜走了,萧渊藻命令骑兵追杀乱贼,斩杀了数千人,于是平定了乱军。萧渊藻进封号为信威将军,被召入任太子中庶子。性格谦逊退让,不求闻达。他擅长作文赋,尤其喜好古体诗,但除非是在公宴上作诗文,平时不曾妄有所为,即使有了小文章。一旦作成,就扔掉底稿。六年,任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一起北伐涡阳,很快就班师回京,被有关官员奏本,免去了他的官职,削减他的爵土。大通元年,迁任侍中、中护军。当时涡阳刚刚投降,就任命萧渊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在涡阳镇守。高祖经常赞叹说:“子弟们如果都能像迦叶一样,我还有什么忧虑呢。” 迦叶是萧渊藻的小名。萧渊藻又被召入任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萧渊藻坚决辞让,不肯接受任命,皇帝命令不许他辞让。萧渊藻独自一人住一间屋子,他的坐具上有膝盖磨出的痕迹,宗室子弟、官绅士大夫,没有一人不把他当作楷模。他经常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爵位太高、俸禄太多,就想隐退,因此门内庭中空闲寂寞,与宾客们也很少来往,太宗(萧纲)因此特别敬重喜爱萧渊藻。萧渊藻常年穿布衣、垫蒲席,不吃鲜鱼活禽,如果不是在公众场所,就不听音乐。高祖常因此而称赞他。侯景之乱发生后,萧渊藻派自己的长子萧彧率领兵士进入京城增援,城门打开后,萧渊藻被加任散骑常侍、大将军。占据京口时,萧渊藻染上流行病,他自己不作治疗。有人劝他投奔江北,萧渊藻说:“我是国家的重臣,地位特别重要,既然不能诛杀剪除逆贼,那么应当与朝廷同死生,怎么能卖身投靠异族人,而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呢。”于是,他好几天不吃东西。萧渊藻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梁书·萧渊藻传》    

猜你喜欢

  • 许景澄

    【生卒】:1845——1900 字竹贫。浙江嘉兴人。同治进士。历官内阁学士,工部、吏部、侍郎,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礼部侍郎,管学大臣。绪中,先后充出使法、德、意、和、奥五国大臣兼摄比利时大使;出使俄、德、奥、和四国大臣;驻德国使臣,赴俄头等公使等,参与中俄帕米尔段边

  • 三正铺

    亦作三真铺。明置,即今四川万县市西三正镇。清以后裁。

  • 杂任职名。唐置于诸津,每津各八人,掌桥梁修缮之事。

  • 日月所照,霜露所坠

    坠:坠落。 凡是日月照耀,霜露坠落的地方。犹言普天之下。语出《墨子.尚贤下》:“日月之所照,舟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后多引作〔日月所照,霜露所坠〕。《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六:“元符三年诏曰:‘百越之长,南夷之蛮,闻至仁而来归者,梯航相属。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在覆帱,无不丕冒。’”

  • 俟匿伐

    南北朝时期柔然后主。一作侯匿代。郁久闾氏。可汗※伏图子,※阿那瓌兄。北魏正光二年(521),在柔然内讧中,阿那瓌即位刚10日便被其族兄示发所败逃入北魏,婆罗门败示发被立为可汗。不久。因婆罗门又被高车所逐归降北魏,遂被部众立为主。同年九月,至怀朔镇(在今内蒙古固阳县)投北魏,请阿那瓌返柔然复位。

  • 同卷,《同通老用渊明独酌韵》:“纷纷吏民散,还我以兀然。

    悄悄今夕意,鸟影驰隙间。向来房州客,采药危得仙。忽驾太守车,出处宁非天。何妨暂阅世,谋行要当先。西斋一壶酒,微雨新秋还。蛛网闪明晦,叶声饯岁年。呼儿具纸笔,录我醉中言。”

  • 豆陳

    读音:dòuchén【源】 南北朝时敕勒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 秋狩

    周代田猎名。参见“春蒐”。 【检索秋狩 ==>】 古籍全文检索:秋狩     全站站内检索:秋狩

  • 锦囊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雷州卫。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北锦和镇北锦城村。清初改为锦囊营。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徐闻县东北锦囊。属雷州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

  • 元江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治今云南元江县。属云南行省。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普洱、江城、思茅等市、县及墨江、新平、绿春等县大部。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 【检索元江路 ==>】 古籍全文检索:元江路     全站站内检索:元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