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明史·汤鼐传》

《明史·汤鼐传》


明史
原文
    汤鼐,字用之,寿州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孝宗嗣位,首劾大学士万安罔上误国。明日,宣至左顺门。中官森列,令跪。鼐曰:“令鼐跪者,旨耶,抑太监意耶?”曰:“有旨。”鼐始跪。及宣旨,言疏已留中。鼐大言:“臣所言国家大事,奈何留中?”已而安斥,鼐亦出畿辅印马。驰疏言:“陛下视朝之余,宜御便殿,择侍臣端方谨厚若刘健者,旧与讲学论道,以为出治之本。至如内阁尹直等奸邪无耻,不早驱斥,必累圣明。且召致仕尚书王恕等,而还建言得罪诸臣,以厉风节。”报闻。当是时,帝更新庶政,言路大开。新进者争欲以功名自见。封章旁午,颇伤激讦,鼐意气尤锐,其所抨击,间及海内人望,以故大臣多畏之,而(刘)吉尤不能堪,使人啖御史魏璋曰:“君能去鼐,行金院事矣。”璋欣然,日夜伺鼐短。未几,而吉人之狱起.吉人者,长安人。成化末进士,为中书舍人。四川饥,帝遣郎中江汉往振。吉言汉不胜任,宜遣四使分道振,且择才能御史为巡按,庶荒政有裨。因荐给事中宋琮、理刑知县韩福及寿州知州刘概可使,而巡按则鼐足任之。璋遂草疏,伪署御史陈景隆等名。寻臣言吉人抵抗成命,私立朋党。帝怒,下人诏狱,令自引其党。人以鼐、璘等对。璋又嗾御史陈璧等言:“他人诚非其党其党则鼐概是也概尝馈鼐白金贻之书谓夜梦一人骑牛几堕鼐手挽之得不仆又见鼐手执五色石引牛就道。因解之曰:‘人骑牛谓朱,乃国姓。意者国将倾,赖鼐扶之,而引君当道也。’鼐、概等自相标榜,诋毁时政,请治之。”疏上,悉下诏狱,欲尽置之死。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郎彭韶等持之,外议亦汹汹不平。乃坐概妖言律斩;鼐受贿,戍肃州。鼐既戍,无援之者,久之始释归。
(摘选自《明史》)

译文
    汤鼐,字用之,是寿州人。成化十一年(1475),考中进士。授予行人一职,又提升为御史。明孝宗继承皇位,(汤鼐)首先弹劾大学士万安欺骗国君贻误国家大事。第二天,皇上下达命令让他到左顺门,宦官排列森严,并命令汤鼐跪下,汤鼐说:“让汤鼐下跪的,是皇上的圣旨,还是太监的意思呢?”宦官说:“有圣旨。”汤鼐才下跪。等到宣完圣旨后,(太监)说,(汤鼐)的奏折已经留在宫中,汤鼐大声说:“我所说的是国家大事,为什么留在宫中呢?”不久万安被赶出内阁,汤鼐也到京郊掌管登记清理皇家马匹事务。汤鼐在畿辅用最快的方式上奏说:“陛下处理朝政之余,应该驾临便殿,选择像刘健这样的端方正直、谨慎敦厚的大臣,每天跟他们讲学论道,并把这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至于像内阁尹直等人都是奸诈邪恶的无耻之徒,(如果)不及早驱逐,必定蒙蔽皇上。(请)召回退休回乡的尚书王恕等人,以及召还因进言而被贬斥的诸位廷臣,用来激励他们的风骨气节。”皇上回复知道了。此时,(孝宗)皇帝更新朝政,广开言路。新任官员争先恐后地都想建立功绩来自我表现。机密奏章不断地呈献在皇帝面前,其中颇有些激烈的攻计之词,汤的态度尤其坚决。他所抨击的有时还包括天下有声望的人物,因此大臣大都很害怕,而刘吉更是不能忍受。派人去诱惑御史魏璋说:“如果你能除掉汤鼐,让你负责都察院事。”魏璋很高兴,日日夜夜寻找汤鼐的过失。不久,发生了吉人案件。吉人是长安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担任中书舍人。四川发生饥荒,皇帝派遣郎中江汉前去救济灾民。吉人说江汉不能胜任救灾工作,应该派遣四位使臣到不同地方救济,并且挑选有能力的御史作为巡按,或许才能对救灾事宜有利。于是推荐给事中宋琮、理刑知县韩福以及寿州知州刘概作为使臣的人选,而巡按之职汤鼐足以充任。魏璋就起草奏疏,在未获本人同意情况下署上御史陈景隆等的名字。不久大臣上疏称吉人违抗皇帝旨意,私下结成朋党。皇上发怒,将吉人逮捕关进皇家监狱,责令吉人供出同党名字。吉人回答有汤鼐、曹璘等人。魏璋又怂恿御史陈璧等人说:“其他人的确不是吉人同党,他的同党是汤鼐、刘概等人。刘概曾送汤鼐白银,并写信给汤鼐,信中说晚上梦见一个人骑牛差一点摔下去,汤鼐用手拉住才没倒,又梦见汤鼐手拿五色石将牛引上道路。趁机解说梦境,说:‘人骑牛就是朱字,这是国姓,意思是说国家将倾覆,全靠汤鼐扶助,并且引导君王执政。’汤鼐、刘概等互相标榜,诋毁时政,请求逮捕治罪。”奏疏呈上,全部捕入皇家监狱,想把他们全都置于死地。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郎彭韶等持反对意见,朝廷外边的舆论也愤愤不平。于是将刘概以散布妖言罪处以斩刑,汤鼐受贿,贬戍肃州。汤鼐被罚守边,因无人援救,很久才释放回来。

《明史·汤鼐传》    

猜你喜欢

  • 文若比子房

    《后汉书.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南阳何颙名知人,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彧比至冀州,……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初平二年,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以为奋武司马,时年二十九。”后“以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

  • 贺钦

    【生卒】:1437——1510字克恭,义州卫(今辽宁义县)人。从师陈献章,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弘治初,被推荐为陕西参议,因母死,乃辞,且疏陈四事,凡数万言。正德中,曾平定民变。其学主敬收心。【生卒】:1437—1510明辽东义州卫人,字克恭,号医闾。本籍定海,以戍乃居义州。少好学,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寻告病归。读《近思录》有悟,乃师事陈献章,不复出仕。

  • 刘歆约六十岁,称美郑兴之才;作《与扬雄书》,索取《方言》。

    《后汉书•郑兴列传》卷三十六:“郑兴……天凤中,将门人从刘歆讲正大义,歆美兴才,使撰条例、章句、传诂,及校《三统历》。”《后汉书•杜林列传》卷二十七:“河南郑兴、东海卫宏等,皆长于古学。兴尝师事刘歆。”按,天凤共六年,三年约为其中,姑系于此。又,刘歆《与扬

  • 洪亮吉偕孙星衍赴太平,入安徽学使刘权之署。

    此前亮吉居忧在里授徒。据吕培等《洪北江先生年谱》。[按,据张绍南《孙渊如先生年谱》卷上,孙星衍人刘权之幕乃在明年三月。]

  • 一是一,二是二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荡寇志》第八十回:“遂把那杨腾蛟怎样写亲供,刘二怎样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连累,一是一、二是二的都说了。”曹禺《原野》序幕:“一是一,二是二,我问出口,你就得说,别犹豫。” 其他 形容说话办事老老实实,毫不含糊。曹禺《原

  • 答兰纳木儿河

    亦作答口纳木儿河。即今蒙古国东部哈拉哈河支流努木儿根河。杨荣 《北征记》: 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成祖朱棣北征阿鲁台,“上以答兰木儿河已近,令诸将严兵以俟。…… (陈) 懋等遣人奏言: 臣等已至答兰纳木儿河,弥望惟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驾进驻河上以俟”。

  • 独孤炫

    【生卒】:667—736唐河南洛阳人,字丕耀。独孤延寿孙。以荫补淮阳丞,历洺州参军、滑州录事、大平令。入朝为大理司直,兼判丞事,屡决大狱。转司农丞。迁司门员外郎,转屯田郎中。出为巴州刺史,转陇、剑、汉三州刺史,卒。

  • 平靖关

    靖一作静。南北朝时义阳三关之一。因山为障,不营濠隍,故名。居三关之西,又名西关。即春秋时之冥阨。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豫、鄂交界处。宋时名行者坡,亦作行者关;后又讹为恨这关。 【检索平靖关 ==>】 古籍全文检索:平靖关     全站站内检索:平靖关

  • 建章卫尉

    官名。西汉初属卫尉。掌守建章宫,不常置。官名,汉置,掌建章宫之宫门屯卫兵,职与卫尉略同,不常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汉书·宣帝纪》:“(元康元年)冬,置建章卫尉。”参看“卫尉”条。

  • 志大才短

    见“志大才疏”。蔡东藩《两晋演义》36回:“嵩起语道:‘恐将来难如母意。伯仁~,名高识闇,好乘人敝,未足自全。嵩性抗直,亦为世所难容,惟阿奴碌碌,当得终养我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