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驰魏阙
同“心在魏阙”。宋陆游《会庆节贺表》:“臣迹滞遐荒,心驰魏阙。”
见“心在魏阙”。宋·陆游《会庆节贺表》之1:“敛时百福,享国万年。臣迹滞遐陬,~。”
【词语心驰魏阙】 成语:心驰魏阙汉语词典:心驰魏阙
同“心在魏阙”。宋陆游《会庆节贺表》:“臣迹滞遐荒,心驰魏阙。”
见“心在魏阙”。宋·陆游《会庆节贺表》之1:“敛时百福,享国万年。臣迹滞遐陬,~。”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竹山县: 秦口市 “在县东南七十里”。 集镇名。在湖北省房县西部、秦口河西岸。属门古寺镇。人口1600。原为公社、乡人民政府驻地。秦王寨以北高塘河口得名。为房县、竹山两县边界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与316国道相连。
源见“红叶题诗”。指男女间传情之物或传话之人。清龚自珍《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丽华,误随红叶去,到天涯。”沈从文《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词语红叶】 汉语词典:红叶
【介绍】:姚合作。诗题一作《送李廓侍郎》。按:“侍郎”乃“侍御”之误。李廓曾官侍御。姚合又有《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夏州,唐州名,即朔方郡,治朔方(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廓以侍御赴夏州,约在大和五年(831),时姚合在长安为郎官。诗为赠别之作。诗中描写边塞荒凉萧杀景象十分出色。方回曰:“此诗以‘虏近少闲兵’一句能道边塞间难道之景”。(《瀛奎律髓》卷二四)
集镇名。在甘肃省静宁县西南部、华家岭东南河谷地带。四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50。古称四嘴堡,后以四条小河沟在村内汇合,改今名。产葵花子。有集贸市场。有公路接312国道。村东有秦长城遗址。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火而赤”、“豁儿臣”、“和尔齐”。《元朝秘史》释为“带弓箭的”,即佩弓矢环卫者。《元史·塔察儿传》:“火儿赤者,佩鞬侍左右者也”。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佩弓箭轮番于宫廷侍卫。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时始置,由四人任此职,承担日间番值护卫之职。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增至千人,为怯薛万人的组成部分。多由万户、千户
牛斗:牛宿、斗宿,属二十八宿,泛指星空。气势能吞没星空。形容气魄很大。《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亦作“气克斗牛”。《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主谓 气势能吞没牛宿、
1、秦以前天子称王、或国王,如文王、武王等。2、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如秦王、赵王、燕王、韩王、楚王、齐王、魏王等。3、西汉时,诸皇子封王,有封国,称国王。如齐王、吴王、楚王、赵王、代王。凡王而有封国者,其国称王国,其君称国王。详《史记》中的《周本纪》、《越王勾践世家》、《韩世家》、《魏世家》、《赵世家》、《吴王濞列传》等及《汉书》中的《高五王传》、《景十三王传》、《武五子传》。爵位名。北周
即《半部》、《或语》、《潜州》、《娱老》四集类编。据《贩书偶记》卷一四。
五代时河南沁水人,字浩然。习经史,善属文。后梁时隐于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工山水画,为一时之冠。曾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后得一老叟讲授笔法,乃作《笔法记》,又作《山水诀》一卷。
三国吴主孙权使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墨点于屏上,因就其墨点画成蝇状,孙权疑为真,以手弹之。后因以“屏风误点”谓人书画才艺高超。王维《故人张諲以诗见赠聊获酬之》:“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