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丁复卒于本年之后,至正十年之前,年六十馀。

丁复卒于本年之后,至正十年之前,年六十馀。

李桓《桧亭稿序》:“余识君于二十年之前,当是时,君之诗酷类太白,杂而置之集中,见者不复能辨。今其体稍变,将自为一家,惜乎介之不早登其门而尽录也。至元五年岁次己卯,季冬廿有八日,中山李桓书。”李孝光《桧亭集序》:“予顷家居,有持《瀛海篇》视我,显畅明白,反复读之,令人欲飞。余曰:‘必临海之产也。’果然。后至建业,见仲容,仲容已五十馀。观其诗,皆已绝去生狞,操蹙精悍,犹之宛马,不踶不啮不覂而日行千里,众马虽十驾不能超也。仲容拓落不偶,莫为知己,独鸣之声诗,以自陶写其菀结之气,夷睨世之学士后生,蹴踏翰墨之场,缩手袖间而去之。时时危坐而饮酒,沃涑愁思,吐咳新语,数少出其奇,不复修治,一读而弃地。其子婿饶介颇为藏弆,浸以成什。他日请曰:‘乡闻长老先生用位卑诗弗传,徒令世惋惜,介且为刻之,愿一论次。’”危素《桧亭集序》:“天台丁君仲容父,少负逸才,去游京师,荐者以君与杨仲弘、范德机皆可为太史氏。当此之时,天下宁谧,休息兵革,而仁宗方尊尚儒学,化成风俗,本朝极盛之时。然当国者思阴废楚产之士,君察其机,不俟报可,翩然去之。乃绝黄河,憇梁楚,过云梦,窥沅湘,陟庐阜,浮大江而下,遂家金陵,于是三十年。君之文雄而趣高,可以制作诰命,宣天子仁惠元元之意于四方万里,而乃使淹回羁旅,浮湛里巷,骎骎乎老矣,兹其可惜也。”杨翮《桧亭集序》:“桧亭先生丁君仲容父,生平有隐君子之德,而以诗著名。晚岁盘桓于冶城龙河之间,灌园自乐,四方之士,日载酒从之游,而求其为诗,故诗必因酒而作。引觞挥毫,若不经意,而语率高绝。饮至半酣,诗愈益奇,一饮或诗累数章,诗成而先生亦颓然醉矣。”丁复往寓金陵,当在天历、至顺年间,留居金陵几三十年,诗名日著。李谨之、孙炎、杨翮等人均尝从之游。饶介为丁复婿。杨翮《李谨之诗稿序》:“吾邦古称江左文物都会,往时荐绅士大夫,经术才艺,恒彬彬焉。乡党间学古之士欲成其业者,咸翕然有所宗向。比年来,故老凋谢略尽。于是天台丁先生仲容甫,适居吾邦,以诗歌为学者倡,隐然名动江左,凡一时之秀俊苟于诗有好焉者,皆趋丁氏矣。”(《佩玉斋类稿》卷八)宋濂《孙伯融诗集序》:“诗道之倡,其有师友渊源乎!非师不足尽传授之秘,非友不足成相观之善,无是二者,不可以言诗也。当元之季,有丁仲容先生者,自天台来客建业,以能诗鸣。方其岸帻谈笑,有持卷来求者,辄索酒,饮数觥,操觚如飞,风雨疾而龙蛇蟠,语意浑涵,绝无斵削之迹,读之者皆惊以为仙才。”(《文宪集》卷六)张以宁《与赵德明谈丁仲容作此寄之》:“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闲。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间。”(《翠屏集》卷二)

猜你喜欢

  • 焚草

    源见“焚谏草”。焚毁奏疏的草稿。指居官谨慎。亦借指奏疏。《宋书.谢弘徽传》:“〔弘徽〕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词语焚草】   汉语词典:焚草

  • 北社县

    即北舍县。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记》建昌:“东三百里有元时北社县,国初改为碧社。”《明史地理志》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东有北社县,元属永宁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寻改为碧舍县。”

  • 钱立

    【生卒】:1531—1593明浙江仁和人,字守礼,号卓庵。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时海瑞以言事系狱,立恭谨待之。万历时历工部郎中,寻擢太平知府,筑芜湖城。官至广西按察副使,时广西八寨僮族起事,立与督抚议剿抚方略不合,遂投劾归。有《归田稿》。

  • 云迷雾罩

    见“云迷雾锁”。明李开先《宝剑记》37出:“忽然间昏惨惨~,疏剌剌风吹叶落。”

  • 洪亮吉始修《宁国府志》。

    次年志成,得五十卷。亮吉是岁得诗三百十七首,文二十二篇,著《六书转注录》八卷,纂《泾县志》三十二卷。据《洪北江先生年谱》。

  • 落水镇

    在云南省宣威市中部偏西南。面积231.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村,人口2000。驻地西侧一千米处原有一溶洞,名落水洞,地与村因名。1940年分属述迤乡、虹桥镇、板桥镇。1949年属宣威县四区。1950年属三区。1952年属七区(板桥区)。1958年属先锋公社。1961年为落水

  • 检详

    即“检详官”。官名。宋置,掌审定枢密院诸房公文。《宋史·职官二。检详官》“熙宁四年置,视中书检正官。元丰初定以三员。”

  • 桓彬生(133—178)。

    桓彬,字彦林,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桓麟子。少与蔡邕齐名。初举孝廉,拜尚书郎。以远宦官而被诬为“酒党”,遂以废,汉光和元年(178)卒于家。“所著《七说》及书凡三篇,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夙智早成,岐嶷也;学优文丽,至通也;仕不苟禄,绝

  • 苗夔

    【生卒】:1783—1857清直隶肃宁人,字先簏。道光十一年优贡生。授徒穷乡。主讲翼经书院。治《毛诗》,尤精声韵之学。有《说文声读表》、《毛诗韵订》等。

  • 盘头髻

    清代至民国时满族中年以上妇女的一种传统发式。一称盘盘髻儿。主要流行于东北、北方地区。其发式、梳发于脑顶或偏脑后,挽发二三匝,盘成一髻,髻心隆起,中贯以簪,故名。民国后,逐渐改为盘于脑后,直至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