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萧仪卒,年四十。

萧仪卒,年四十。

《明史》夏原吉传:“十八年,北京宫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孙。既还,原吉言:‘连岁营建,今告成。宜抚流亡,蠲通负,以宽民力。’明年,三殿灾,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杀主事萧仪,曰:‘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谢辅《萧仪传》:“辛丑夏,有灾事。诏求真言,德容应诏曰:‘处夷狄,息营造,苏民困,远小人。’或有止之者,德容毅然曰:‘食君之禄,当输忠殉国,若避害为身图,非君子也。’激刺权臣太甚,遂下狱。三载,遘疾不起,遗书妻子,惟终养祖母,别无所云。所为诗文《袜线集》二十卷,《南行纪咏》二卷,门人录而传之。享年四十而已。呜呼!乃次第其事以为传。……赐进士、正奉大夫正治卿、浙江布政司右布政使致仕同邑谢辅拜书。”陈良《萧仪墓志铭》:“大明永乐二十一年七月十九日,承直郎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萧仪德容,卒于金台狱中,其侄收遗骸归。”《明史》成祖本纪:“夏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诏群臣直陈阙失。以言迁都不便,杀主事萧仪。”

猜你喜欢

  • 八里垛镇

    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清顺治《颍上县志》卷2:八里垛“商贾舟楫,贸易聚集,亦淮、颍襟带之处”。

  • 完颜卞

    金宗室、大臣。本名吾母。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司属司人。女真族。完颜氏。大定二年(1162),充护卫,积功授彰化军节度副使,入为都水监丞,累迁中都(今北京)、西京(今大同)路提刑使。徙知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县南)、河平军(今河南辉县)节度使。改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留守、知大兴府事。承安元年(1196),以北逮问宰臣,笞40。五年(1200),以刚正疾恶,拜御史大夫。以金吾卫上将军致仕。

  • 火烧眉睫

    见“火烧眉毛”。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论者谓病人膏肓,虽和、缓,扁鹊不能救,~,虽焦头烂额不为功。” 【检索火烧眉睫 ==>】 古籍全文检索:火烧眉睫     全站站内检索:火烧眉睫

  • 鹦鹉诵经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东都有人养鹦鹉,以其慧甚,施于僧。僧教之,能诵经,往往架上不言不动,问其故,对曰:‘身心俱不动,为求无上道。’及其死,焚之,有舍利(舍利子,梵语,即佛骨,此意味鹦鹉已成正果)。”这是一个佛教故事,旨在宣扬即使禽鸟,只要有诚心亦可修成正果。后因用为咏鹦鹉修佛道的典故。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鸜鹆学语,鹦鹉诵经。”

  • 九岭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九岭乡。《方舆纪要》卷90桐庐县:九岭在“县东北四十里”。

  • 种玉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汲水作义浆于坂头(义浆,不取报酬的汤水饮料;坂头,山坡上),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

  • 阿哥

    清代皇子称谓。亦作阿格。满语音译。最初使用较普遍,不限于贵族子弟,继而仅用于近支皇族子弟,最后仅限于皇子。清制规定,皇子无爵者称阿哥,受封后始称爵号。清初设“阿哥书房”,以课皇子,雍正时诸邸停止阿哥行走,改为“上书房”,遂为一代定制。

  • 庙底沟遗址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庙底沟村,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3年发现,1956年9月和1957年3月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先后两次在此发掘,发掘面积4480平方米。在仰韶文化层中,发现有方形浅竖穴房基、灰坑及少量长方竖穴墓,出土的陶器有杯、盘、碗、盆、罐、甑、鼎等及石器骨器工具。陶器的纹饰有彩绘、线纹、蓝纹、划纹、布纹、附加堆纹。龙山文化层中发现有圆袋形竖穴房基和大量长方形竖穴墓,陶器以灰陶为主。根据遗物

  • 韩桓惠王

    ?—前239 战国时韩国国君。公元前272—前239年在位。名失传。韩釐王子。桓惠王八年(前265),秦纳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大举攻韩。韩接连败北,丧师失地。次年,秦取韩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十年,又夺南阳(今太行山南)地。十一年,秦克野王(今河南沁阳),断上党郡(今山西沁

  • 戒空寺

    即江巴林寺。在今西藏昌都县城杂曲与昂曲汇流处之楮惹山上。清乾隆《卫藏通志》卷6:察木多“有江巴林寺,亦名戒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