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和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网友点评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调歌头

míng yuè jǐ shí yǒu, bǎ jiǔ wèn qīng tiān.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ù zhī tiān shàng gōng què, jīn xī shì hé nián?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wǒ yù chéng fēng guī qù, yòu kǒng qióng lóu yù y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
高处不胜寒。
qǐ wǔ nòng qīng yǐng, hé sì zài rén jiān!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zhuǎn zhū gé, dī qǐ hù, zhào wú mián.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ù yīng yǒu hèn, hé shì zhǎng xiàng bié shí yuán?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 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ǐ shì gǔ nán quán.
此事古难全。
dàn yuàn rén cháng jiǔ, 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注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词大意

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转朱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不应有恨,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也会遇到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时间,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