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诗词古文>纵囚论原文和赏析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
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纵囚论》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zòng qiú lùn
纵囚论

xìn yì xíng yú jūn zǐ, ér xíng lù shī yú xiǎo rén.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xíng rù yú sǐ zhě, nǎi zuì dà è jí, cǐ yòu xiǎo rén zhī yóu shèn zhě yě.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níng yǐ yì sǐ, bù gǒu xìng shēng, ér shì sǐ rú guī, cǐ yòu jūn zǐ zhī yóu nán zhě yě.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fāng táng tài zōng zhī liù nián, lù dà pì qiú sān bǎi yú rén, zòng shǐ huán jiā, yuē qí zì guī yǐ jiù sǐ.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shì yǐ jūn zǐ zhī nán néng, qī xiǎo rén zhī yóu zhě yǐ bì néng yě.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qí qiú jí qī, ér zú zì guī wú hòu zhě.
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
shì jūn zǐ zhī suǒ nán, ér xiǎo rén zhī suǒ yì yě.
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cǐ qǐ jìn yú rén qíng zāi? huò yuē: zuì dà è jí, chéng xiǎo rén yǐ jí shī ēn dé yǐ lín zhī, kě shǐ biàn ér wèi jūn zǐ.
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gài ēn dé rù rén zhī shēn, ér yí rén zhī sù, yǒu rú shì zhě yǐ.
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yuē: tài zōng zhī wèi cǐ, suǒ yǐ qiú cǐ míng yě.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rán ān zhī fū zòng zhī qù yě, bù yì qí bì lái yǐ jì miǎn, suǒ yǐ zòng zhī hū? yòu ān zhī fū bèi zòng ér qù yě, bù yì qí zì guī ér bì huò miǎn, suǒ yǐ fù lái hū? fū yì qí bì lái ér zòng zhī, shì shàng zéi xià zhī qíng yě yì qí bì miǎn ér fù lái, shì xià zéi shàng zhī xīn yě.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wú jiàn shàng xià jiāo xiāng zéi yǐ chéng cǐ míng yě, wū yǒu suǒ wèi shī ēn dé yǔ fū zhī xìn yì zhě zāi? bù rán, tài zōng shī dé yú tiān xià, yú zī liù nián yǐ, bù néng shǐ xiǎo rén bù wéi jí è dà zuì, ér yī rì zhī ēn, néng shǐ shì sǐ rú guī, ér cún xìn yì.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cǐ yòu bù tōng zhī lùn yě! rán zé hé wéi ér kě? yuē: zòng ér lái guī, shā zhī wú shè.
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ér yòu zòng zhī, ér yòu lái, zé kě zhī wèi ēn dé zhī zhì ěr.
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rán cǐ bì wú zhī shì yě.
然此必无之事也。
ruò fú zòng ér lái guī ér shè zhī, kě ǒu yī wéi zhī ěr.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ruò lǚ wèi zhī, zé shā rén zhě jiē bù sǐ.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
shì kě wèi tiān xià zhī cháng fǎ hū? bù kě wèi cháng zhě, qí shèng rén zhī fǎ hū? shì yǐ yáo shùn sān wáng zhī zhì, bì běn yú rén qíng, bù lì yì yǐ wéi gāo, bù nì qíng yǐ gàn yù.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译文注释

《纵囚论》的诗词大意

对君子讲信义,而刑罚施于小人。
被判处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这又是小人中最厉害的了。
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苟且偷生,而视死如归,这又是君子中最困难的事。
在唐太宗贞观六年,记录死罪囚犯三百多人,即使回到家里,约自己回来接受死刑。
因此君子难以做到,一个个人的特别的人一定能做到。
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后从回来没有后代的人。
是君子的困难,而我所能改变的。
这难道近人常情吗?有人说:罪大恶极,如果一人了;当施恩德以临的,可使变为君子。
因为恩德深入人心,而改变人的快,有这样的人了。
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所以要求这名啊。
怎么知道那放他走了,没想到他会来将希望避免,用来放的吗?又怎么知道他们被释放回家了,没想到他自己回来一定逃脱,所以再回来的呢?丈夫想到他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下之情的贼;估计到他们一定会避免却又来,这下犯上之心的。
我看到上下互相贼来完成这个名字了,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的人呢?不但是,太宗施德于天下,在这六年了,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而一天的恩德,能使视死如归,而保存信义。
这又是讲不通的道理!那么,怎样做才可以?说:释放了回来,杀了他没有赦免。
而又放纵的,他们又回来,就可以知道是恩的送你。
然而这是一定不会的问题。
如果放纵而来归附,赦免他,可以偶尔做做。
如果经常这样做的,就杀了人的人都没有死。
是可以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经常的,难道是圣人的方法吗?所以尧、舜、夏、商、周三代的研究,必须根据人情,不提出异议认为高,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