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砚眼》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yàn yǎn
砚眼
译文注释
《砚眼》的诗词大意
明有陆庐峰的,在京城等待使用。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个好砚,建议价格尚未确定。
回到官邸,让学生去,用一个金属容易回家。
仆人拿着砚台回家,公惊讶它不像。
学生坚持说他是。
公说:“向砚台有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他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到石工,幸好有我银,让磨而平的。
”公十分惋惜可惜。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