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麻
【生卒】:?—1356
【介绍】:
元康里人,字士廉。早备宿卫,为顺帝所宠。累迁殿中侍御史,声势日盛,自藩王戚里,皆遗赂之。进西僧以“运气术”媚帝,自此顺帝专事淫戏。初依附脱脱,后相倾轧。至正十二年,自中书右丞出为宣政院使,遂深恨脱脱。十四年,脱脱赴高邮攻张士诚,哈麻复入为中书平章政事。遂以“老师费财”为脱脱之罪,谮之至死。十五年,拜中书左丞相,国家大柄尽归之。以谋拥立皇太子为御史大夫搠思监等所劾,杖死。
【哈麻作品 ==>】
【生卒】:?—1356
【介绍】:
元康里人,字士廉。早备宿卫,为顺帝所宠。累迁殿中侍御史,声势日盛,自藩王戚里,皆遗赂之。进西僧以“运气术”媚帝,自此顺帝专事淫戏。初依附脱脱,后相倾轧。至正十二年,自中书右丞出为宣政院使,遂深恨脱脱。十四年,脱脱赴高邮攻张士诚,哈麻复入为中书平章政事。遂以“老师费财”为脱脱之罪,谮之至死。十五年,拜中书左丞相,国家大柄尽归之。以谋拥立皇太子为御史大夫搠思监等所劾,杖死。
【介绍】:见翟奉达。
汉元封五年(前106),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境内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亦称“十三州”。至征(延)和四年(前89)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性质略同刺史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仍合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三辅、
陈宜都王叔明后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其父昉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建书楼于别墅,接待四方之士。开宝初,平定江南,知州张齐奏免其徭役。太平兴国七年(982),江南转运使张齐贤又奏免杂科。淳化元年(990),知江州康戬上奏称,陈兢家常苦食不足,诏本州每年贷粟二千石
书名。清末曾廉撰。一百零二卷,内本纪十五卷、志十卷、列传七十六卷、自序一卷。纪传体。记述自元太祖元年(1206)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间史事。曾氏尝病《元史》芜漫,光绪年间谪居贵州黎平时,搜罗《元秘史》、《续通鉴》、《辽史》、《金史》及元人文集、碑传等,重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牛头崖。《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牛头营,“《志》云:营在望海冈西,营西北有满井,随汲随满,大旱亦然。营之西即连峰山”。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闽江口之琅岐岛。《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五虎山” 条: 琅琦山 “亦在府东海中。一名罗崎山”。
见《左传哀公十三年》。这一件事在《国语吴语》中写得情节紧张而有戏剧性,描述吴军连夜布阵亦甚有气势,对以后历史演义有一定影响。可见此事此后在民间流传的情况。
【介绍】: 見四年呂不韋矛(文物1987年8期64頁圖6.1),戰國晚期人,秦王政四年(前243年)前後,擔任秦國冶鑄作坊的工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代采用前代领军名别置领军府,为十六卫之一。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则被青铠甲、弓箭刀楯旗等,为右厢仪仗,次立右威卫之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领翊府及诸折冲府府兵。有长史,录事及仓、兵、骑、胄四曹
即县。 在今河南罗山县西。 《魏书地形志》: 南司州齐安郡有 “”。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