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瓦店镇

瓦店镇

(1)在安徽省临泉县西部。面积58.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瓦店集,人口5100。原有一过路店,地形如瓦罐,称瓦罐集;后罐演变为店,故称瓦店集。1948年设瓦店区,1958年成立瓦店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李盘庄、黄大庄二乡并入置瓦店镇。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芝麻、棉花等。有农副产品加工、冷冻、建材农机修配等厂。临泉山羊集散地之一。有公路通韦寨接临新公路。(2)在山东省诸城市东部。面积115.7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瓦店,人口4440。明代建村,因四面环山得名凹甸,后谐音成今名。1953年属诸诚县第十九区(石门区)。1958年置瓦店乡,同年与石门乡合并建石门公社。1984年析出置瓦店镇。2001年石门乡并入。芦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黄烟等。有彩印、铸造、树脂等厂和建筑公司等。泰薛公路经此。有战国齐国长城遗址。(3)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部。面积86.3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瓦店,人口4980。汉至宋名小长安,元代称瓦店。明、清设驿站,称林水驿。民国称瓦店镇,后简称瓦店。原址紧靠白河,1953—1954年白河泛滥,1955年东移1千米至今址。1949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豆类、棉花、甘薯、芝麻、花生等。有纺织、酿造、机械、皮革、草帽辫、农机修配等厂。南新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光武祠、“汉光武故里”碑、八里铺遗址等。(4)在河南省临颍县东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瓦店,人口3220。因古代烧制瓦器,有客店,故名。1958年设瓦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烟叶、蔬菜等。有面粉、砖瓦等厂。京珠高速公路、襄西公路经此。古迹有清八角形大井龙池。


猜你喜欢

  • 大昌原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继续南下攻金。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蒙古军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断庆阳(今甘肃庆阳)粮道,进攻战略重地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金完颜陈和尚率领劲旅忠孝军四百骑出战,大破蒙古军八千人。次年十月,蒙古军攻庆阳,金哀宗调集兵力抗御。正大七年正月,双方再战于大昌原,蒙古军大败退走。

  • 《清史稿·宋必达传》

    清史稿原文: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请尽蠲①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且没。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无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

  • 水桥屯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清 一统志安顺府》:水桥屯“在府城东三十五里,接安平县界”。

  • 袁俊明

    宋人,字稼学。师事黄榦,尝汇编榦之散逸讲录而刊行之。

  • 郢书燕说

    比喻以讹传讹,亦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楚国郢都有人给燕国相国写信,因为时值晚上,灯光不亮,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蜡烛。嘴里说着,无意中连“举烛”二字也写到信上。燕相国读后十分高兴。他说,举烛是崇尚光明的意思。所谓崇尚光明,就是要选贤任能。因而将这些话告诉了

  • 新运粮提举司

    元官署名。至元十六年(1279)始置,先属兵部,后改属户部。掌管站车及开设运粮坝河。有达鲁花赤、都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等官。 【检索新运粮提举司 ==>】 古籍全文检索:新运粮提举司     全站站内检索:新运粮提举司

  • 于七

    明末清初山东栖霞人。清顺治五年在锯齿(牙)山反清,七年,降清为把总。十八年,再次起事,兵败突围,不知所终。武术家谓于七原名乐吾,字孟熹,生于万历三十七年,明末武举,兵败后为僧,法号善和,为螳螂拳创始人。后人讳言于七,改称王郎。

  • 汝源县

    隋置,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嵩县西南。隋末废。

  • 拔奇

    前高句丽王伯固长子。以长子不得继位为王,因率众投奔辽东公孙康,居于沸流水流域。

  • 金一龙妻黄烈妇

    余姚(今属浙江)人。夫早亡。黄截指自誓守节。熊氏子强娶至家。自刎死。官知,毙熊氏子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