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
【源】 吴王阖庐之后(17,60),亦见《姓苑》(15,21,24)。【变】 一作〔闔〕(17)。【布】 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人】 阖谨,明时苏州卫人,成化举人,任知县(15,21)。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 “吴后有阖氏。”《中国姓氏大全》云: “春秋末吴国国君名阖闾,后代以为氏。”
明代有阖胜先,任御史; 又有阖谨、阖英,皆任知县。
【源】 吴王阖庐之后(17,60),亦见《姓苑》(15,21,24)。【变】 一作〔闔〕(17)。【布】 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人】 阖谨,明时苏州卫人,成化举人,任知县(15,21)。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 “吴后有阖氏。”《中国姓氏大全》云: “春秋末吴国国君名阖闾,后代以为氏。”
明代有阖胜先,任御史; 又有阖谨、阖英,皆任知县。
古代名琴。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之琴。《后汉书蔡邕传》李贤注引傅玄《琴赋序》曰:“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检索焦尾琴 ==>】 古籍全文检索:焦尾琴 全站站内检索:焦尾琴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西南,北接深圳,并以深圳河为界,南连屯门、荃湾,西临后海湾,东邻北区、大埔。面积138.43平方千米。人口26万。区内除鸡公岭以外,地势平坦,多为农田、鱼塘。元朗河向北流入后海湾,形成全港最大最肥沃的元朗石岗平原,有香港“鱼米之乡”美誉。主要
五代南唐升元元年(937)改金陵府置。建都于此,称为西都。治所在上元、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北宋开宝八年(975)改为升州,天禧二年(1018)升为江宁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改为建康府。元为建康路,后改为集庆路。明为应天府。清顺治二年(1645)复改江宁府,为江南省治。后为江
在湖南省西南部、沅江支流渠水中游,西邻贵州省。属怀化市。面积2211平方千米。人口25.6万。辖6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渠阳镇。东晋为舞阳县,治今渠阳镇南。唐为朗溪县地。五代时置诚州,治今渠阳镇东。北宋因袭为羁縻州,元丰五年(1082年)置渠阳县,治今太阳坪乡贯堡渡;次年
485—534 北魏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恭梓。其女为孝文帝所纳。初为彭城王元勰参军,后除著作郎、司徒记室参军。孝昌初,迁廷尉少卿。因与领军将军元叉为党,被除名。太昌元年(532),兼殿中尚书,寻除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及孝武帝入关,丞相高欢抵洛阳,被杀。曾撰文章数
源见“兼收并蓄”。谓广泛收罗采用。宋 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欲隆太平极治之风,故开兼收并采之路。” 并列 广泛收集,合理采用。宋曾巩《谢章学士书》:“~,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多用于文艺创作方面。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金蔡松年《水调歌头.闰八月望夕有作》词:“庾老 南楼佳兴,陶令东篱高咏,千古赏音稀。”
即今广东台山市北大江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宁县(今台山市)北有大江墟。
隋大业六年 (610) 置,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南部地。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为振州。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宁远县(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今海南省三亚市一带。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为振州。
【介绍】:肃、代时诗人。宝应、广德间(762—764)游长安,曾献诗宰相李岘。余不详。《全唐诗》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