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
一作幕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青龙元年(233),鲜卑步度根与轲比能侵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清代通称外蒙古为漠北,即以此故。
【检索漠北 ==>】 古籍全文检索:漠北 全站站内检索:漠北
一作幕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青龙元年(233),鲜卑步度根与轲比能侵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清代通称外蒙古为漠北,即以此故。
明置,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又禁门关、紫石关亦在司西。” 《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禁门关在 “司治西禁山下”。
在贵州省遵义县西北部。面积89.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芝麻村,人口 3000。1953年置芝麻、竹园等乡,1958年并入山盆公社。1961年后置芝麻、橘香、竹园三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合并置芝麻镇。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等,并产柑、乌桕。公路通大山公路
《史记.扁鹊列传》:“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故暴蹶而死。’扁鹊曰:‘是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
御:抵挡。国门:本指京都城门,后指边界线上的关口。原指强盗在国都郊野拦路抢劫杀人。语本《孟子.万章下》“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朱熹集注:“御,止也,止人而杀之。”后指在统辖区之外抵挡住敌人。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军事冒险主义者则坚决反对此种
【生卒】:1196——1280 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今河北肥乡)人。蒙古伐金,被俘脱逃,改业医,从名医李浩习铜人针法。南走德安(今湖北安陆),从谢宪子习理学。北归大名,与姚枢、许衡讲习理学。奉召至忽必烈潜邸,问以治道,他以三纲五常为对,又为皇子真金授学。
刘知几字子玄,晚年以字行,徐州彭城人。弱冠举进士,授获嘉主簿。屡上书言事。武后朝累迁左史,兼修国史,擢拜凤阁舍人。历太子中允、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玄宗朝迁左散骑常侍,以修史功封居巢县子。坐事贬安州别驾,卒。有《史通》二十卷、《刘子玄集》三十卷等。据新
清雍正二年(1724)改真安州置,属四川遵义府。治所即今贵州正安县。雍正七年(1729)随遵义府改属贵州。1913年改为正安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属遵义府。1913年废。
明山西大同人。永乐十二年举人,授礼科给事中。宣德七年升浙江右参议,有惠政,仕终广西参政。
字慰农。姓鄂济。蒙古正蓝旗人。历任笔帖式、理藩院郎中、军机章京,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治尚宽平。有瑞佛之称。湖州城被太平军攻破,不屈被杀。 【瑞春作品 ==>】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子馆陶,分为屯氏河。”颜师古注:“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屯,音zhūn。汉武帝时候,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可是到隋朝分划州县时,将其误认为毛氏河,于是设立毛州,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后以“屯毛不分”用喻不辨相似事物之典。清.赵翼《廿二史劄记.明人说部》“王绮《寓圃杂记》:‘元有全某者,乃宋渊圣皇帝之母舅,在元学佛于土番;号合尊大师,有子亦从